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八都麻绣“出山”记
发布时间:2019-08-23

通讯员 江玲俊 周晓烨

作为历史上流行于淳安西北乡镇王阜乡一带的传统手工技艺——八都麻绣,原是山越居民日常生活的麻织用品,因上面绣有各种构图生动、形象独特的图案,故称之“麻绣”。常见的图案有“四季发财”“牡丹富贵”“狮子滚球”“凤穿牡丹”等几十个品种。受制于地域、交通等不利因素,麻绣的绝大多数图案世代相传,少有变化,并逐渐成为当地女孩的传统嫁妆,甚至一度成为当地成年男女的重要衣饰品。由于麻布经久耐用、绣的图案又寓意美好,八都妇女身上的围裙、放干粮的背搭、背孩子的背布上也都随处可见麻绣踪影。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条件的改善,这些日用品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麻绣技艺也逐渐退化。鉴于麻绣蕴含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2005年八都麻绣被浙江省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又被杭州市列为非遗频危保护项目。为保护好这一民间奇葩,2012年以来,王阜乡政府投重资,旨在造浓麻绣技艺传承氛围:创建“八都麻绣馆”,用于展示传统绣品和生产织具;举办多批次技艺培训班,提供民间艺人相互切磋平台;开展“麻绣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弘扬民间艺术、保护非遗文化。

为丰富产品业态,提高八都麻绣的经济效益,王阜乡广大妇女主动探索创新,群策群力栽好“梧桐树”,护好家中这只“金凤凰”。其中,杭州市人大代表、管家村的妇联主席管建丽就是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她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和产品打样,推出应季新产品——夏季古韵麻绣小包、防虫香囊及双层麻绣杯垫等,取得了强烈的市场反响。此外,乡党委政府还积极牵线搭桥,与辖区内的严家大方等企业接洽麻绣产品包装合作事宜。

在破解“酒香还怕巷子深”这一销售难题方面,乡妇联积极安排人员参加“非遗产品开发设计对接会”,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产品设计,通过二次设计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该乡还主动对接阿里巴巴旗下专门负责非遗产品开发的相关公司,共同搭建合作销售平台。在4月底的骑龙巷开街仪式上,八都麻绣同里商仁灯等非遗产品一道亮相,深受游客青睐。据了解,活动结束后骑龙巷运营方还协助该乡进行项目课程设计、产品开发,探索八都麻绣的市场化发展道路。

今年以来,乡妇联还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试点发展以八都麻绣为内容的来料加工,大力协助管建丽成立“八都麻绣工作室”,指导布局设立起王阜乡境内麻绣的来料加工点,预计将带动就业人员50余人,增加经济收入30余万元。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