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医学是有温度的
发布时间:2024-05-09 10:05:50

范小英

“慢慢地,我懂得了,病人需要的不仅是医术,还需要安慰和对医生的信任。我不能骗人,但必须学会沟通。我渐渐学会了如何跟病人说话。与此同时,我拼命地工作和学习,只要是有助于解除病人痛苦的事情,就竭尽全力去做……”这段真挚的文字来自《医学的温度》。5月,我们又将迎来“护士节”,关于医疗的话题再次被关注,而且,我们也发现在就医问诊的经历中,在很多生活工作的细节里,我们正慢慢感受——医学是有温度的

在医院组织的一次读书会活动中,有同事推荐了《医学的温度》这本书。该书是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所著。代序中有句话就让我很有触动:“护士们长什么样我很快忘记了,但她们却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片柔软的地方,留下了一种特别的美,一种爱的美。哦,医学是有温度的。”

这让我这位经历过从临床到二线的高年资护士不禁回想起工作中的一幕幕,是否我也曾带给患者如许细微的感动与温暖,是否曾有过无意中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不安与焦虑?“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走过二十余年的工作生涯,《医学的温度》不禁让我深刻反思,我能不能算得上是一位有温度的医务人员。

该书结合了韩启德院士早年从医生涯的感悟,开篇既简要概述了人类医学史,又阐明了医学应具有的科学、人文和社会属性,继而从中反思了医学的本质,告诉我们医学应该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重视有温度的人文关怀。

“一个人生命的铸成,需要无数生命的支援、补充、滋润和蕴化。一个医者的合格与成熟,需要知识与实践的支撑,也需要与周围的人不断地沟通与互动,建立起共同面对疾病的医道。”韩院士的话情真意切,娓娓道来,让我宛如聆听到了这位医学前辈对后来者的关怀、引领与教诲。

全书通俗易懂,阐述鲜明,其中有着“历史观点”“社会视角”也不乏哲学高度,深入浅出,颇能启人心智、引人入胜。

全书阐释了:人的范畴——生命的意义;医生范畴——医生如何做;病人范畴——漫漫人生路。书中写到“要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这既是使医学回归初心的良方,又有助于解决当前的许多困境。“价值医疗”是指病人认可的有价值的医疗,这个价值不在于治疗者声誉有多高、治疗方式有多复杂等等,而在于治疗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医疗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减轻患者的病痛、改善患者的健康为目标,切实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并且要让患者参与决策,把医疗的决策权交还给病人。

书中的观点让我们深深懂得:医学不是万能的,人类要能够正视医学在生命面前的弱小,医学服务于健康,而非消灭死亡,因为死亡和衰老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书中提到现在的医疗资源百分之八十都是在病人临终救治上面,对晚期病人实行大量的放化疗,让病人承担巨大的苦痛,如此不仅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与体验感,而且产生过度治疗,也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作者提出医学的本质和目的之意义在于:明确现代医学的价值观,以及适时、适当和适度治疗等相关问题。

因此,我们要认清医学的边界,知道医学有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的价值,同时要考虑人文问题;在某些疾病面前,医学是有限的,医生在治疗病人时更应给予他更多行动上的帮助和语言上的安抚。这和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一脉相承。

我们要理解,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是情感和人性的表达,它的目的在于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保护自身的生产能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应如何反思医学的本质、践行医学人文精神、促进现代医学回归初心呢?也许我们能从《医学的温度》中找到答案。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徐翠云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