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千岛湖镇第六小学六(6)班 蒋梓安
有了理想,人生便看到了美好的希望;有了希望,人生便充满了坚强的力量。——题记
“安,你的理想是什么?”茶余饭后,爸爸总爱问我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我还没想好!”儿时的我总是懵懂搪塞过去。哪怕上了小学,我对“理想”这一抽象概念,也还是模糊不清,觉得自己的理想也总是飘忽不定,离我也还太遥远。殊不知,却因为读了《琴声飞过旷野》,我的理想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这是一本不太引人注目的书,它没有花花绿绿的封面,封面上只有一片深蓝色绵绵起伏的群山和一颗耀眼夺目的红色五角星。也许正是这一抹中国红和充满遐想的书名,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废寝忘食地读了起来,总想一口气把它读完。伴随着我的痴迷和情节的深入,一声声榴弹的爆炸声,一个个少年的呐喊声,开始不停地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一首首革命歌曲,一阵阵旷野琴声,也不断地萦绕在我的耳畔。
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拉倒的孤儿女孩,她八岁就被债主卖到了戏班子,后来几经波折又加入了红军宣传队。“为穷人求解放”“为民族图生存”一支以琴为剑的少年宣传队,为着革命的理想,团结百姓,学习知识,绝地奋斗,最后在关键时刻,利用自己学到的“约翰斯基密码”和各种知识,及时通知了红军大部队,立下大功。
“你一个人就是一支了不起的战斗部队。”含泪读完最后一页的一句句有力的文字,我缓缓地合上了书。再次望着封面上那一座座绵绵起伏的、传承理想的巍巍英雄山,我陷入了无尽的沉思……
是啊,为了理想,为了点亮希望,那些峥嵘岁月中别样成长的她和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却是那样坚强和无畏。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他和她,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和幸福。回望今天,我们没有了战火硝烟,也不缺温饱,我们身边的人们,依然为了一代代人的人生理想而努力的奋斗。
“我的理想是不让全家人饿肚子。”我的爷爷出生在贫穷落后的50年代,这就是他最大的理想。在那个年代,去学校读书学习,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奢望。为了让全家人以后的生活过得更好,我的爷爷一边在学校读书,一边帮家里干着农活。也正是因为爷爷的勤劳和坚强,我的爸爸和姑姑从小就再也没有挨冻受饿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一点点的好起来。
“走出大山去,这是我人生的希望。”因了爷爷的影响,我的爸爸倍受鼓舞。他从小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异,从来都不喊苦叫累,因为他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人生,才能走出大山。直到现在,每次跟着爸爸妈妈回到老家,坐在简陋的泥土房里,望着门前通往山外的小路,我才算真正明白,原来这就是一代代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这就是爸爸从小去往的理想之路。
播撒理想的种子,开出绚丽的希望。正有了爸爸的努力与奋斗,我和妹妹夏天凉快的不再是一把旧纸扇,冬天暖和的不再是炉火碳,读的不再是掉页的书,照亮的也不再是一截红蜡烛。也正是有了爷爷和爸爸做榜样,我更加明白了有理想才有希望,就像旷野的琴声一样,传递信仰的力量。既然在艰苦岁月时,秧苗也能成为谷穗,在风雨交加时,木船也能乘风破浪,那么,新时代的我们,为理想,为希望,同样也能破茧成蝶,美丽绽放。 “@未来,做自己最美的模样!” 这一刻,我坚定地写下自己的理想和希望。
放下笔,思绪翻越时光,麦浪翻滚,波涛阵阵,伴随那旷野的琴声,一株株小秧苗儿正在茁壮成长。
点评:文章开篇以题记的方式点明“理想”和“希望”的关系。全文紧紧围绕“理想”和“希望”铺展开来,以《琴声飞过旷野》这本书切入主题,再到爷爷、爸爸以及我的人生理想,由书及己,由读书到思考,层层递进,结构紧凑,文笔流畅,是一篇优秀的读后感。
(点评老师 王宇彤)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王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