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蒋念文
为自己喜欢的书,大概不少人都做过一些“出格”的事吧。比如我,我被一本小说深深吸引,看完之后,摘录了书中所有的比喻句,共51句。后来,我还与书的作者探讨了这些比喻句。
小说的作者惊讶之后,欣然回复我:“感恩您如此认真地读,并读出深意……”
这本书是江苏籍作家、诗人岳红写的《不能说出来》,描写一位身心受伤的女性因误杀继父踏上逃亡生涯,途中昏迷被误当作另一个与其长相酷似的女人送回家,从此以另一个女人的身份生活,后遭遇婚姻失败,独自带着儿子承受种种艰难,把儿子抚养长大,自己也在对心灵的探索中得到信仰救赎。
一本好书的情节一定是跌宕起伏的。书中理性地思索,安静地叙述,形象地表达,都深深地震撼我,让读者不自觉地与女主角一同呼吸。整个故事结构巧妙,作者借用一次咖啡厅叙谈——如同一只袋子,装进了二十年的故事,然后拿出一个个锦囊,演绎宋、林、李三家之间的恩怨情仇,把一个女孩子人生路上可能经受的苦难,全都降落到不幸的女主人公宋依桥身上,在其人生各种经历和生活裂变中,展示人性的复杂多变、社会的丰富斑驳。
在主人公几经沉浮的人生故事中,作者一直热情讴歌人间之善,这也是该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尽管一个个苦难不期而遇,但苦难中的宋依桥还是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天真可爱的儿子乐乐,司机义务载乘、照顾身无分文的“我”,老大爷为“我”指路,办丧事的朴实村民,善良的林家父母,真挚的林毅,可爱的小红,正直的韩冬,慷慨的张斌,大恩人张颖,人格高贵的画家毛峰,编辑部的热心同事等等,带给读者许多心灵慰藉。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故事中的“我”(宋依桥)与叙事者“我”系同一人,“程风”既是倾听者也是剧中人,增强真实性,现实感。“跟着程风的身后走进十字路口那家老树咖啡厅面对面坐下……程风把我约到这里来正是要听我讲辞职的原因……”小说开启叙述,读者仿佛也尾随而至,坐听倾诉,自然入境。这是作者巧妙匠心所在。
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了每一个当下。边走边忘,才能感受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小说最终以“和解”式结尾,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中国老百姓对于曾经遭受的苦难与冤屈,总是会表现出宽容、厚道与善良,释放出最大的善意与真诚,摆在人们面前的这道人生方程式借着顿悟化解了。
这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而且语言很有魅力。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作家驾驭语言的魅力,尤其是一句句生动的比喻句的运用,不仅增强表现力、丰富内涵,而且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形象的比喻,融入生活的体验,把一种不可言状的生活场景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了,比如“像苦瓜和苦藤”的父母亲,突出了“孤苦无依”;“像一支蘸满黑墨的笔”的继父,突出对“我”人生的戕害;而把“我”比作是“一座爆破过的老楼”“溺水卷毛狗”“饿了很久的猫”“演员”等等,由此我们看到纯洁被玷污,善良被伤害,弱小被欺凌,这些对比一次次不断冲击我们的视角,处处、种种、时时凸现生活的不幸。
“慈悲所有的生命与苦难,我们终将圆满。”这句话写在小说封面上,仿佛在告诉读者,人生这条河流,酸甜苦辣充斥其中,对于人生这条河中的苦难,我们可以凭借“宽容”与“慈悲”这两支“船桨”渡过,到达彼岸。
品读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像打开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可以领略人生百态,感受不同的人生况味,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汪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