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洪正流
2022年,G330国道改建工程现场,一项文物抢救性挖掘工作在左口乡塘边村银坂自然村展开,这是一处古墓葬。据专业人员考证,其中一处墓葬的主人是南宋驸马洪应桂的母亲,另外一些墓葬主人是明朝池州太守洪达及其他洪氏先祖。墓葬出土了凤冠帽、金簪、玉镜、官窑茶杯等物品。这些出土的物品,让左口乡塘边村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再次呈现出来。
据观光堂《洪氏宗谱》记载,左口乡塘边村始建于唐昭宗大顺年间(890年至891年),古属十三都常乐乡下诸里,而其所属的银坂自然村(今塘边下村)建于元丰庚申三年(1080年),兴于南宋理宗年间,该村的洪应桂迎娶理宗皇帝御妹,后赵夫人去世,皇帝又以次妹许之,被封为驸马,皇帝御赐匾额“国戚”悬挂于祠堂,同时送来了两对太湖石制作的石鼓以壮门第,所以这里又名“石鼓里”。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里是洪氏家族的聚居地。银坂洪氏,一世祖平,曹魏时自青州迁下邳;八世祖稚,东晋永嘉六年迁至丹阳;十三世祖绍,东晋元兴年间迁居遂安;绍第五子纂,刘宋元嘉中为始新(后为淳安)令,遂家于邑之东乡厌村,为淳安洪氏本支始祖。至二十九世祖遗公,爱银坂一带山环水聚,土厚风清,遂于唐昭宗大顺年,自洪村迁此,建住厦而居,此为塘边洪氏之始祖。自此,洪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传承弘扬着耕读之风、诗礼之仪。
父子同考进士
淳安自古崇文重教,素有文献名邦的美称,先后诞生了300多位进士。塘边洪氏家族也是人才辈出,其中有一对父子同时被辟招进士。
据《淳安县志》记载六人同榜即指南宋年间一次辟招淳安的钱时、应镛、应组、方夔、洪应桂、洪震五这六人同榜进士,而洪应桂和洪震五正是银坂村的一对父子。
洪应桂,行丽五,字月中,宋宁宗时生。据何淳撰写的《宋驸马洪应桂公传》记载,“洪应桂禀赋清奇,天资敏捷,授以诗书过目不忘,年未逾冠,而义容整肃,体度超群,学涵古今,声播遐迩……”洪应桂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宋理宗朝皇帝为御妹选乘龙快婿,当地官员以其才学品行出众,推荐去都城,最后只有洪应桂出言有章,举足为法,金相玉质,于是举朝称羡,选为驸马,与赵夫人即居睦州郡。后夫人病故,公悼亡倍切闻与朝,理宗皇帝复以次御妹续之,晚年,朝廷命其与赵夫人衣锦荣归,置石鼓以壮门第,后世观光堂祠堂就是在驸马府的基础上改建。
其子洪震五,行水五,据项文曜撰写的《睦州教授震五公传》记载,“洪震五驸马公之子也,幼承廷训,奋劝诗书而淡泊宁静,高尚其志,名驰寰宇,闻与枫宸,乃蒙拔擢……”项文曜更是赞其“道通千古,学冠当时,澄之不清,淆之不浊,正士尊其师范达人,式其准绳。”
叔侄均为人杰
洪氏宗祠中堂,有对联:“父为司马子令青溪自晋唐以迄熙朝久矣忠良报国;叔姻帝廷侄列文苑由宗祖而绵后裔美哉诗礼传家。”这副对联大致的意思是:父亲(洪绍)为大司马,儿子(洪纂)为青溪(今淳安)县令,自晋朝唐朝以来,洪氏先祖始终忠良报国;叔叔(洪应桂)与宋朝皇室结为姻亲,侄子(洪震老)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继承宗族先祖的诗礼传家的传统。
这副对联中说到的“侄子”,是洪应桂的侄子洪震老,延佑二年(1315年)进士,“淳安七子”之一。洪震老,行水八,又名震卜,字复翁,号石峰先生,著有观光集,日以吟咏为事,其诗气格昂茂,词锋艳发觉物品,游往超脱。据商良辰撰写的《石峰洪公传》记载,“复翁公七岁能作诗,八岁能写文章,与本邑方逢辰、黄蜕、何梦桂相友,善谋与邑,尊赠‘淳安至宝’匾额悬与祠门,称为七子之一。元延佑年甲寅科招行公以诗经预选,以特恩授建德学正,转迁衡州教授,晚升钱塘主簿。”
崇文重教多才子
在前,有先祖的榜样示范,在后,是塘边洪氏家族传承不变的崇文重教之风,所以在《洪氏宗谱》中记载着多位读书、从政的洪氏族人的故事。有被誉为“一门两杰”的洪裕、洪祐堂兄弟,后裔文章称赞他们“科登拔萃,兄弟名儒,宜多士奉为楷模……敬瞻师范,邦家之光。”
还有与商辂同时代的洪达,由禀贡登景泰辛未(1451年)科进士,于成化三年授直隶池州府青阳县令六载,升池州府太守。商辂、何淳等同乡在京城撰写的《赠洪大尹致政序》中写道“而洪君之所以胜于他人,能得青阳之民心者,我辈闻之矣,居官临政之日,廉贡节俭,不以货利为心……”可见其品格高贵之处。
近代以来,银坂洪氏重送读、尚崇文、求进取、当表率,依然是人才辈出。其中,洪炳炜、洪彭年、洪同柏祖孙三代读书致仕、致力教育事业的事迹传为佳话。
最深的缅怀是铭记,最好的纪念是传承。银坂洪氏传承“诗礼传家”的祖训,读书之气在这个小山村蔚然成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个村庄中先后有2名学子考取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中科大物理研究所博士生;5名学子考取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硕士;此外,还有学子考取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本科。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源自“勤、耕、洁、俭”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更是“耕读世家”读书风气的传承。
文脉赓续,弦歌铮鸣,响彻于古今的陬隅,让银坂洪氏读书风气永不沉寂、生机盎然。这种最朴实的家风在这座小山村生根发芽,已开出一片繁花。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吴若虹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