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姚彦祥
日前,一段某地业主在小区放生蟑螂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放生,本是尊重生命的行为,但某些情况下,它却可能成为危害他人的手段,甚至会破坏生态环境。放生的蟑螂,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将携带病原体的害虫释放到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困扰。
众所周知,蟑螂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只成年的母蟑螂每隔7-10天就能产下一个含有14-40粒卵的卵鞘,并且只需交配一次就可连续产卵。同时,蟑螂身上所携带的细菌种类超过40多种,是麻风、腺鼠疫等疾病的传播者,还能通过人工感染的方式,导致霍乱、肺炎、非典等疾病发生。它们还会引发电器故障,是人们生活中的“电器杀手”。
笔者认为,放生作为一种宗教或个人信仰的体现,本应充满慈悲与尊重生命的气息。然而,当放生行为演变为对他人的生活造成干扰,对社区环境造成破坏时,其本质已然改变。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对的好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本就微妙,我们应当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对待善行,确保我们的行动能够助力人与自然和谐,而不是破坏这种平衡。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汪苏洁 马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