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鲁永筑
遥岭古道,又称“辽岭古道”,位于淳安县和建德市寿昌镇交界处。因明朝“三元宰相”商辂求学期间,经常行走这条古道,致仕后,又亲自募集资金予以修筑,因此,被后人誉为“状元古道”。
(一)
遥岭古道乃官方修建的“官道”,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迄今已有540余年。
古代严州府管辖建德、寿昌、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六县,有“严州六睦”之称。淳安县之东南与寿昌县之西北接壤,是“严州六睦”中两个相邻的县。辽岭,就成了淳、寿两地的交通必经之地。
据《光绪淳安县志》记载:“东南至寿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自界至寿昌县五十里。”又载:“辽岭在县南七十里淳寿交界处,山高溪峻,悬崖绝壁,无路可通。成化间知府朱皑,通判刘永宽,修筑成坦途,有不可锥凿者,为桥以济之。”《民国寿昌县志》“道路”项记载:路向西北干路支路四,自新桥西北行三里至小桥,西北曲曲行三里四分,至辽岭,与淳安县分界;另“山川”项记载,辽岭在县西北五十里,极高峻,北接淳安县境,为商文毅公故里。
从这些描述可知,辽岭古道途经石林,其间石如林立,洞穴深幽,有流泉飞瀑,风景不同凡响。
为一探古道的风韵,此次徒步遥岭古道,以里商乡郎范村为起点,建德市寿昌镇辽岭坑口自然村为终点,单程十五公里。
里商的生态保持得很好,森林茂盛,溪水湛清,山间溪畔,民居依山傍水而建,缕缕炊烟,连云接雾,一如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探源而进,途经里商村。里商村乃明朝宰相商辂之故里,现存商辂公祠,建筑古色古香,雕刻精美,气势宏大。车直至西岭岭脚,才弃车登山。
停车处,周边山高谷深,危岩高耸,溪流逼仄。峡谷间正在兴修拦河大坝,据向导介绍这是修建天池水库,一者用于发电,二者用于漂流。
古道几乎没有人行走。上山不久,道路迷失在灌木丛中,好在古道用石板和卵石筑就,依稀可辨,一边用柴刀斩荆劈刺,一边循迹而上。山间古木参天,人穿行在浓荫之下。流泉奏曲,野鸟低鸣,野花铺路,彩蝶频飞,凉风阵阵。
正如《光绪淳安县志》中对这条古道的描叙:“绝顶平夷,石笋森列如人立,洞口因水为碓,所谓:云碓无人,水自舂者也。”
(二)
行至半岭,路旁有一处凉亭遗址,石砌墙身犹存,估摸是上岭亭。再上,沟壑断流,老林似迷宫一般。在丛林间穿行了一个多小时,不久来到石林景区,道路宽敞起来。稍作歇息,直接向辽岭岭头进发。
辽岭岭头是一个垭口,这里的海拔720余米,石砌的“关口”尚存。《民国寿昌县志》载,该亭为寿昌与淳安两县的分界点,亭墙原长6米,高4米,穹顶高4米,形似狗洞,故当地村民称其为“狗洞亭”。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古人利用“关口”兼作防护和凉亭两种功用。
“关口”北侧,后人又修建了一个凉亭,名曰辽岭亭。面积十几平方米,形若簸箕,三面垒石为墙,上搁桁条杉椽,覆盖黄色土瓦。檐板上镌刻着“长林曾珍寿重建辽岭亭,淳寿两县客宾勋美德厚”字样,许多椽子上用墨汁写有“辽岭亭”三字,脊桁上刻有“长林曾珍寿重建辽岭亭上浣吉日”字样,遗憾的是没有书写年号,因此,现存的辽岭亭修建于何时难以考证。
出垭口往南下岭,古道由右侧向山谷斜行,站在古道上向南遥望,寿昌镇新桥一带的村庄尽收眼底。远山起伏,近壑幽深,蔚成大观矣。下行将至山谷,古道铺筑在乱石堆中,想必这乱石堆,乃明代官府修筑遥岭官道的采石之处,古迹犹存,令今人遐想联翩。至谷底,又有一凉亭,形制与辽岭亭相仿,名曰“冷水亭”,亭前的沟壑中,清泉潺潺而流,探手其中,冰凉彻骨。
离冷水亭而下,山路一直沿沟底延伸,沟底积沙厚重,泉水潜入地下,地表无水。当地村民沿古道拓路至1.5米宽,可通双轮车,以运山间木材。据传,岭脚古时有下岭亭,今已无址可寻。此时,已近寿昌镇坑口自然村,烈日当空,蝉声四起,暑热难当。稍事休息后,原路返回郎范村。
遥岭古道,蜿蜒曲折,顺山势而上,沿沟壑而下,路面大部分用规整的矩形条石铺砌而成,宽约一米,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不失古朴之美。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遥岭古道是淳寿两县的重要通衢,世世代代的人,沿着古道行进,古道的石板,被鞋底磨得熠熠发光。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这条古道,行将湮没,但天作屏障,地造艰难,古人用汗水和智慧修筑的古道,造福了多少代先民,其间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故事,今人仍旧值得感恩和畅想。
(三)
在遥岭古道南端,有一个有名的遗址,乌龟洞。
乌龟洞,位于建德市李家镇新桥村航头牌的山坡上,洞口朝西南,属于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距今约5万年至10万年,是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古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于1962年被发现。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对乌龟洞遗址进行了调查。洞内面积约34平方米,洞内堆积厚1.35米,其化石堆积分上、下两层,上层紫红色堆积,主要保留在西南支洞内,发现人类右上犬齿化石一枚及第四纪晚更新世中国南方大熊猫、剑齿象等11种哺乳动物化石。下层黄红色黏土,采集到猕猴、豪猪、熊、猪獾、大熊猫、中国犀、东方剑齿象、纳玛象等14种哺乳动物化石以及龟、鳖等爬行动物化石。
遗址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与中国华南的哺乳动物群性质相同。
根据比较研究,这枚建德人右上犬齿比北京猿人的上犬齿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属于生活在大约距今5万年前一个30岁左右的成年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属晚期智人的古人类,称为“建德人”。
乌龟洞遗址内涵丰富,其中人牙化石在浙江省首次发现,增加了智人化石在我国分布的新地点,对研究东亚大陆现代人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有“北京人”,南京有“南京人”,浙江没有“浙江人”,只有“建德人”。因此,走遥岭古道时,不妨去探访一下5万年以前的“老祖宗”。
徒步遥岭古道,感触颇深。历山川形胜,探古道之幽,其中的乐趣只有亲历才有感触。古道,承载的故事太多,千年沧桑,自然和生命,既和谐又斗争。古道行,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筋骨,也会给人生很多启迪。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梁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