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童富女
母亲说,菜地不远处的两棵释树籽熟了,每天都能落些下来,归家途中特意绕去捡了一些,前几天一次能捡一米筒光景,今天报喜说捡了两官升!照这行情,积少成多,说不定能捡一两斗的量,她上扬的嘴角难掩十分满足。
方言叙物,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况味——释树,方言里叫shì树,我在脑海里快速地搜寻着这棵树。这玩意儿结的树籽,莫非就是长在柴禾间,头戴小帽,形似陀螺,儿时经常把玩于鼓掌,可做豆腐,土话美其名曰“择子豆腐 ”?
母亲纠正说:“释树籽是释树籽,择子是择子,它们不是同一品种,但跟择子差不多,也能做豆腐……”
一场雨,伴有一阵风,天一下子冷了不少,我缩着脖子,蓦然发觉冬天真的来了。此时,母亲双臂交叉,两只手掌藏在腋下,慢悠悠地走入店内,喃喃道:“这风一吹雨一打,明天释树底肯定掉好多籽下来喽!”她不紧不慢的话语恰似冬日暖阳,在母亲的世界里,雨后风寒的籁籁声都藏有惊喜。我赶紧接腔道:“明天去园地喊我一声嘞。”
当仰头看时,才觉释树长得高大硬挺,仰望难见果实踪影,它们在枝繁叶茂里躲着,在我俯身下蹲的一刹那,一颗果实在我头顶“敲个栗子”,尔后嗖地钻入地面腐叶,当场擒获滚圆溜胖的释树籽谈何容易?
我通过百度识图得知母亲所说的释树是青冈栎,属壳斗科,果实叫石栎。据母亲说,用它治疗拉肚子,效果立杆见影,以前缺医少药,有盘算的农妇懂得未雨绸缪,再忙也要 挤出时间去捡这种果实,捡来晒干、去壳、磨粉,以备不时之需。
回想年轻时上山砍柴的场景,母亲顿时眉飞色舞,她说秋冬交替的季节,砍下一担择子柴,地上哗啦一片籽,拢在一起可用手捧,那时的她身轻如燕,爬山越岭不在话下,如今年近八十,心有余而力不足,两棵不起眼的青冈栎在她眼里便是森林。
几天后,李同学说她房前的小岛有一片栎树林,邀我们一起去捡栎籽,此话一出,正中下怀,起码能在母亲之前捡的基础上添砖加瓦。这个岛上都是成年老栎,果实紫黑饱满,拨开地上的松针,一窝的石砾籽展现眼帘,让人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松树栎树相互成就,它们是最佳的睦邻伙伴,松树上应该住有可爱的松鼠吧,我似乎看到它手捧栎果萌萌地嘟着嘴。
了解后才知道,壳斗科有十几个属,非常多的种,各有小名。不难发现,它们有共性,但不失个性,身着盔甲相似,颜色纹理不同,头顶“帽子”标配,款式花样不一。门外汉的我们哪能准确无误地喊出子丑寅卯,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见身穿盔甲头戴帽子的,都喊它橡子便是了。橡子吃起来苦中带涩,生活一提升,它就被坚果圈边缘化了,殊不知,它在穷苦岁月发挥极大作用,它淀粉高,可以打面条、熬豆腐、做菜羹、晒粉皮……
当地常见的橡子我认识苦槠、石栎、择子,在我看来它们都沾着亲带着故,分什么彼此,捡来浑为一体,既省时又方便。母亲说石栎、择子可以归一类,但苦槠得另外分开。苦槠果皮稍薄,易开裂,去壳、混水磨浆即可熬成苦槠豆腐。石栎和择子工序就较为繁琐,尤其是石栎,果皮坚硬,光在去壳步骤就要花费好些功夫,待果壳干燥脆响,拿个四角方凳,平面朝下使劲摩擦,如能捡到粗糙的水泥“屋砖爿”对付效果更佳,磨出来的果仁继续翻晒,干透再浸泡,清水每天一换,直至清澈无涩。以前打井水不方便,通常将果仁放置扁篓,在篓里压个青石压稳,活水浸泡十天半月余,而后推磨碾粉、洗渣、滤渣、沉淀、换水、铲粉、晒粉。晒好的粉,储藏起来,哪天想吃橡子豆腐取粉可熬。从始至终历时月余乃常规周期。同是橡子类,表层大同小异,实则性格迥异,不去挖掘内藏的乾坤,就会应了俗话:一粒谷,不经师傅夹壳吃!
橡子豆腐是目的地,橡子是沿途的风景,捡橡子于我而言是拾趣,于年迈的母亲来讲,橡树林是她向往的诗和远方!周末,老姐和我做母亲的左膀右臂,为橡子而奔赴。山高路远的弃之,辗转几处终于在山脚平地寻得一片橡树林,母亲兴奋得像个孩子,终于过足了捡瘾,此情此景便是《朝花夕拾》。
晒坦里的橡子挤挤挨挨,再过个把月,母亲的橡子豆腐也该出炉了,它去苦脱涩、洗礼沉淀,缓缓澄清,在漫长而艰苦的长途跋涉里走向雪色巅峰。在文火慢煨里,橡子豆腐散发着独属于它的一种韵味,说它美味无比有点吹捧,说它回味无穷毋庸置疑,因为我在一颗滚圆溜胖的橡子里寻到了久违的从前慢。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谢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