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文|孤岛
中洲,听名字,好气派,是世界第八大洲?
“中”字领头,还占据最中间?犹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即除了桃花岛岛主黄药师、西域白驼山欧阳峰、云南大理皇帝段智兴、丐帮帮主洪七公四大高手之外,还有第五大高手“中神通”王重阳——他创立了全真教。
其实,这未免太夸张了些,但这样容易记住。
我所说的“中洲”,其实,一直隐匿在浙皖交界、坐落在千岛湖(原来为新安江)上游。那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溪流潺潺,一条由无数山泉合成的武强溪,像一条飘逸灵动的天龙,从浙皖山区盘旋飞流而出,跃跃而下,在汾口附近一头扎入千岛湖的汪洋深湖之中……
何谓“中洲”,最早就是武强溪中间的一片沙洲。几百年前,一个姓程的安徽生意人,挑着担子经沙洲时,用柱棍闩肩歇了歇力,但想不到那柱棍却插入土中拔不出来。他就想:你这根柱棍不愿跟我走,如明年此时能发芽成活的话,我就举家迁居这里。想不到,到了第二年,它真的发出绿芽长出绿叶,变成一棵小树了。这位程商人兑现诺言,真的迁到这里,并定村名中洲——而变成中洲镇的所在地,则是十几年前的事。
中洲,是停泊在千岛湖上游的一只大鸟,隐逸山林的翼龙。
中洲,是一片常常被喧嚣的世尘遗忘,一旦想起就忘不了的古老源头。
那里,恰恰就是我永远的故乡。
中洲的武强山、小峨眉山、丫叉尖(学名龙耳山)、白际山等给了我做人的骨气,给了我文学和书法的骨力,给了我对崇高的向往和艰难攀登的勇气。
中洲,恰恰因为偏远深静,成了一个隐逸佳地。
山坳里的中洲,隐逸着一座座村庄,隐逸着一段段古老的历史,隐逸着一个个人物,隐逸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与传说。
中国的大诗人中最早隐逸者是陶渊明,他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隐逸山林。有史地专家著文说,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的原型可能就是千岛湖的中洲,“武强溪流域的地理环境与桃花源又太多的相似之处,几乎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世外桃源。”
且不去争论陶渊明是否隐逸在此,而陶渊明的姑父洪绍大将军,却的的确确是将中洲当作他的功成身退的隐逸之地,一个中晚年灵与肉的故乡。他死后也将灵骨埋在这片大地上,完成了他那戎马一生的最后归宿。
隐既是一种生命形式的结束,也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
2015年6月27日,我在边城乌鲁木齐,突然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条微信“待你厌倦江湖,我陪你归隐山下”,我的心怦然一动,马上点赞。而发这条微信的人正是中洲镇的一位朋友。他看到我的点赞回复一句:“中洲欢迎大家归隐,那可是洪绍公向往之地!”我复言:“好,坐禅中洲,可与天地归合。”
“贵”不如洪绍,但“义”有可能比洪绍更显的另一名宋代的“士”(知识阶层)余德明,南宋时曾与文天祥一起考入进士——当然,文天祥中了钦点状元,后来还升为右丞相,而余德明也被封为翰林院编修。此时,元兵攻入大宋,文天祥保护皇帝撤到定海,兵败后为国捐躯……余德明当即谢绝元世祖的高官利诱,离京逃到了遂安,并逆河而上,直到武强乡凤凰岭叶村(现属中洲镇),才停下脚步隐居下来。
中洲武强溪谷地就是这样适宜隐逸修行的地方,也是储存“忠”“义”的可贵库地。
我为山坳里的中洲感到骄傲。
一个穷乡僻壤的弹丸之地,从古至今容纳了多少来隐逸的皇族和望族、多少大将与义士,多少文人与墨客。这是一种胸怀和沉静,一种默许与宽博。
是的,不管你是长期隐居,还是匆匆的过客,古今中洲都有一种胸怀和心态来接纳,来默许与化解,甚至是大儒朱熹来讲学,还是富商胡雪岩的商旅,中洲都一样平静地迎来送往,以一颗出世之心,山野的本真之性真诚以待。
中洲就是中洲,貌有山河而不危,心藏胸壑却不险,以一颗中正平和之心,大隐隐于浙皖交界的偏壤,千万年来始终如如不动。
《中洲:一个大隐者的故乡》,刊发国家财政部机关报《中国财经报》副刊头条。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汪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