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徐录法
码头上曾经有一棵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香樟树。
那时这里没有码头,叫大杀坪,地名听了有点让人寒战。离香樟树不远的山岗上,有一块平地,里面长满了野山茶树,边上是一人多高的芒秆和茅草。这里曾经是法场,于是大杀坪便成了这里的地名。后来山岗下建起了新厂,竖起了高大的烟囱,附近陆陆续续才有人居住。再后来,新开了客运航线,香樟树下便设立了简易码头,来往的客船每天下午都在这里停靠。再到后来,随着千岛湖旅游业的发展,环境的日益优化,那个令人生畏的“大杀坪”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千岛湖旅游码头。
码头上一切都是新的,路,房子,和人,和那些豪华的游船,唯有那棵熬尽风霜的香樟树依然如故,在微风中发出沙沙私语声。三人合抱粗的树干有二三十米高,下半段光溜溜的,褐白色的外壳紧紧地包着树干,几支约三十公分粗的分支从十几米高的树干朝不同的方向旁逸斜出,越到上面分枝变小也越来越密,葳蕤的枝叶长势茂盛,仿佛空中撑着一把巨大的绿伞。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站在香樟树下,伫目凝视,似乎觉得香樟树好像一直就这么高这么大。听当地老人说,这棵香樟树起码有上百年的历史,比供电所前面那棵已挂120年树龄的香樟树还要老。每到逢年过节,远道而来祈福求安的人,便在树身上挂满了红布彩带,树根摆满了蜡烛香火和供品。香樟树便像树神一样享受着凡人的虔诚和跪拜。
不知从何时起,一条新开的马路从香樟树旁穿了过去,路面浇了沥青,来往车辆川流不息。香樟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从树下经过,游人都要驻足,对着香樟树瞻仰一番,觉得这也是一景。
有一天,游客突然发现:“这树顶的叶子颜色怎么和下面不一样?”放眼看去,顶部的叶子好像有点发暗,似乎失去了原有的绿色亮光,一点神气都没有,像是被霜打蔫了。
香樟树是不是病了?
经过园管员的查看和论证,认为是修建马路时,把开挖的泥土倾倒路下,香樟树下面足有三米多高的树干全被泥土淹没了,造成根部的空气无法流通,导致树顶的叶子水分不足。拯救的办法就是重新把淹没树干的泥土挖掉,让树露出原来的样子。于是工作人员连夜开挖,为保证路基不塌陷,特地在香樟树的边沿砌了一圈石墙,把香樟树根部保护起来。
然而,一段日子过去,香樟树上的叶子,并没有好转的样子,好像还有向下蔓延的趋势。那些叶子无精打采,微风吹过,纷纷离开朝夕相处的树枝,大树上突然多出几条光溜溜的枯枝。园管人员又赶来对香樟树进一步探查,随后在树的中部挂出两只蓝色的塑料袋,从袋口伸出一根连接针筒的软管,直接插入树体——给香樟树增加营养,就像给生病的人输入葡萄糖一样。
香樟树有恙,我的心也随着揪紧。每天,我都会到树下看看。一天,我站在树下,突然发现树干上密密麻麻爬着许多小虫,犹如出征的军队。这些小虫比蚂蚁大,比蜜蜂小,金黄色的翅膀,长六脚,黑眼珠向前突出,头上伸着两根长长的紫红色触须,尤其是背部有黑色倒写的“夫”字形花纹,很是刺眼,难道是它们在作祟?我查阅了下这种叫“颈曼盲蝽”的昆虫,它们主要靠吸食樟树脂成活。不仅如此,上半部的树叶上还紧紧黏着象指甲盖大小的黑斑,听人说这黑斑叫“樟个木虱”,专敷在樟树叶上,使樟树叶表面形成突出的黄绿色小包,从而阻止树叶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虫,也在香樟树上忙得不亦乐乎,似乎这棵树是它新找的家。望着这些爬上爬下的小虫,我感到有点惊讶,以前怎么就没看见有这么多的小虫呢?
又不知过了多少日子,我看见在樟树的中部又插着一个瓶子,里面有一种绿色的液体,后来知道,这是给香樟树灭虫的。树上灭虫的药水瓶已空了,但那些虫子并没有减少。更为可怕的是,有几处树皮开始突出,树皮突出的地方似乎还出现小洞,从洞里泣出黄白色的粉末。
尽管采取了许多抢救措施,香樟树却还是像一个久病的老人,全身的“皮肤”都成褐色,日渐消瘦斑驳。望着垂暮老矣的香樟树,我的眼泪顺着脸颊慢慢地淌了下来,这好端端的一棵树难道就被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给毁灭了?也许是,也许不是……
一阵春雨后,香樟树走了。它被解体,装上几辆大卡车拖走,沿路洒下浓烈的芳香……
望着空荡荡的码头和远去的卡车,我心里不停地念叨:大树小虫,大树小虫。我极力思索着,大树究竟是怎么死的?——在某些地方我们这些依存于五谷杂粮的芸芸众生,与大树上的小虫是何等的相似,如果一味地去索取,那么留给我们的必将是和香樟树一样的命运。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谢旻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