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家庭家教家风小故事——春天里的母亲
发布时间:2025-04-21 08:50:53

●柳叶儿

春天,母亲不是忙着播种,而是忙着收获。自从过了初春的那场寒潮之后,她就日日奔波在山野,采摘野菜。

我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寻得荠菜的踪迹的。周末的时候,我也去田野里找荠菜。可是,我找到的,仅仅是解馋,包几顿饺子的数量。母亲就不一样,半天能挖二十几斤,甚至更多。荠菜挖来后,她又一棵一棵地择去黄叶,洗去浮泥,装进布袋子里。第二天,母亲起个早,乘坐班车来到县城,兜售她的荠菜。

光卖荠菜不合算,母亲说。所以,她总会顺带一塑料桶湖里摸的螺丝,或是自家种的香菜、蒜苗、菠菜、菜芯什么的。

头天采,第二天卖。就这样,母亲足足卖了半个月的荠菜,大概挖了两百多斤。有时,她也会很惋惜地告诉我,某个地方的茶园里,一片荠菜都白白地老掉了,明年一定记得去挖。那语气,仿佛失去了什么宝贝似的。

当荠菜在风中摇曳着小白花,母亲又有新的野菜要挖了。荒野里,一棵棵碧绿的野葱,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壮了,长肥了。它们喜欢长在草丛里,石头缝里。拔几棵炒个鸡蛋饭,那是没有任何负担的。母亲挖野葱不是为了吃,而是要卖个好价钱。我没有和她一起挖过,但吃过她挖的野葱。那野葱留有圆鼓鼓的蒜头,留有长长的一段葱白,而且每一根都择去了末梢的黄叶,绿油油的,很像样。我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的野地里,寻来了这又白又嫩的野葱。这样的野葱,母亲也是一拔就是几十斤。用她的话说,数量多,来县城一趟才划算的。

清明前,野葱还没有拔完,坡地里的蕨菜就探出了问号般的脑袋。采蕨菜比挖荠菜、挖野葱要辛苦,危险系数也会高出很多——蕨菜不会长在平坦的地头,多半长在山上的坡地里。眼见着母亲日日采蕨菜卖,我总会电话里叮嘱他们上山要注意安全。父亲说是在家门口附近的梯田里摘的,那里平整得很。即便如此,我也知道,坡地荆棘丛生,脚下易滑。可是,无论如何,都阻挡不了父母采蕨菜的脚步,近处因为采的人多,他们竟然跋山涉水,去了更远的地方采摘。

采完蕨菜,竹笋开长。母亲又要去拔笋卖的,白天拔,晚上剥,第二天来县城赶早市。母亲也会抱怨很累,忙得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觉,但又说这样的日子也很开心。是啊,对于母亲来说,劳动着是快乐的,赚钱更是快乐的。

以前,母亲做这做那,我总会阻止她,觉得他们已是古稀之年,应该在家享福。现在想想,那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从去年开始,我就顺其自然了。对于一个热爱劳动的人来说,让她不要劳动,整天打牌发呆,那是精神折磨,那是虚度光阴,那是摆烂不做人。

其实,不止我的母亲,还有很多像我的母亲一样的父母辈,他们都是一样的——骨折过还要骑三轮车到田头看看,八十多岁了还要上山采茶,他们没有受过什么文化教育,却把“劳动”两字读得炉火纯青。他们坚持劳动,很多时候不是缺钱,而是觉得劳动有收获心里踏实,劳动有收入让人有成就感。劳动让他们曾经吃过不少的苦,但他们也深深地明白,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母亲用她那质朴的行动告诉我,春天不仅可以赏花,而且也是可以收获很多的。春天里的母亲,就像她挖的那些野菜,毫不起眼,却经得住风雨,并拥有一整片苍茫磅礴的原野,生机勃勃。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