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距今约一万年前,在先民精心选择的第一粒种子落地之时,食物里的中国史,便由此开始了。”《吃的中国史》以饮食为中轴,以朝代为线索,透视中国历史的嬗变。
张良仁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欧亚大陆(含中亚)史前考古,目前主持中俄和中伊合作考古项目。近年来,张良仁还致力于以通俗生动的形式普及饮食文化知识。
张良仁介绍,在上一次冰期以来的漫长历史中,我们的祖先不断驯化自然界的野生植物和动物,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类农作物、家畜、蔬菜和水果,食物种类从而不断丰富;改进耕作、施肥和育种技术,食物产量得以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祖先不断提升食物加工和烹饪技术,研发美味佳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美食遗产。
张良仁认为,从事饮食史研究,绝对不可以忽视考古资料。虽然饮食遗物大多为有机物,难以抵抗时间的流逝,但类似长沙马王堆汉墓那样保存完好的墓葬在湖南、湖北、江苏、新疆等地已经发现了不少,它们出土了酒和食物的实体材料(如点心、饺子、面条和茶叶)以及记载食物的遣策;动物骨骼、碳化种子和植硅石在考古发掘中出土得更为普遍;现在的科技如碳氮同位素也可以让我们通过人骨了解先民的食谱。此外,先民饮食所用的各类陶瓷器具和砖石上的古代庖厨图像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食物并非一家一户的小事,而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它的生产、加工、消费和流通,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他说,食物的变革为历史前行提供着动力,也因此成为历史真切的见证。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徐翠云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