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站在时光里的一位队长
发布时间:2025-06-17 10:23:01

文|徐景明

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有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远去的背影反而越来越清晰。

1976年7月,16岁的我高中毕业后,成为后洲大队第三生产队的一员,自此开启了与一位生产队队长朝夕相处的集体劳动生活。

每天清晨,他总是手捧着一大叠苞芦粿,挨家挨户安排农活,行动敏捷,雷厉风行。队里十七八户人家,三十多个劳动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他却深谙以老带新之道,合理调配农活,确保生产有序推进。

夏收夏种时节,我和同龄“嫩劳力”每日忙碌于田间。“赶早工”拔豆杆,白天割稻种玉米,天气变化时还要抢收稻杆。尽管体力上能应对,可我每日4.5分工分,与干同样活却拿9分多甚至10分工分的正劳力形成巨大落差,不满之情溢于言表。队长察觉后,常鼓励大家:“年轻就是资本,把活干好,工分自然会涨!”

一次植树任务,我与南木、生财三人被派往远山坡补种树苗。长途跋涉后,面对难挖的石塌地,三人投机取巧,将多棵树苗栽于一穴便匆匆返程。不久“秘密”被发现,队长只轻轻地对我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话从此沉甸甸地烙印在我心里。

在队里的一年,我经历了四季农事,从拔秧种田到砍茶叶柴,深知“干活干活,要干才能活”的真谛。队长更是以身作则,心系社员。分蕃芋时,他主动为缺劳力农户挑送;对孤苦的凤姣老奶奶,送粮送药;为保障农作物肥料,他创新计工分方式,严格管理农家肥收集。

这位队长虽识字不多,却极善用人。他安排裹脚老太做轻活,让有技艺的老人砌石磅,将坡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梯地。他管理着队里众多职务人员,还常安排我义务记工分,尽管过程繁琐、饱受委屈,却也在无形中锻炼了我。

他乐观豁达,却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一次装运氨水,因负责这个工作的人员未妥善收集坛瓶缸瓮,他严厉斥责并扣工分。但面对我,他又格外关照,在繁重的掰苞芦劳动中,处处护着“嫩力”的我。

有趣的是,队长习惯用绰号称呼众人,大家也都欣然应答,这看似随意的称呼,实则是他与我们这些队员之间亲密无间的体现。多年后,我才知道这位奉献近二十年的好队长,真名叫汪金顺。

在我抱怨之时他的鼓励,在我想投机取巧时他的批评,在我学习田间劳作时他的有意“为难”、真心呵护,这些经过时间的洗礼,竟然都成了我为人处事的一部分。

时间,让人与人的一些相遇成为永恒。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梁津玥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