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文|毛有根
即将进入的盛夏时节,是江南一带每年做酱的季节。
酱,分为六月酱和八月酱,这两种酱,配料和制作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制作的季节和时间不同。六月酱是六月天曝晒出来的酱;八月酱是八月天大太阳晒出来的酱。
制酱的工艺很繁杂,可母亲每年会不厌其烦地制酱。
制酱的第一步是泡豆子。先用官升或木斗桶从陶瓷坛子里量出黄豆或蚕豆,拿到井边淘洗干净后,回家沉泡在水桶里。等豆子都臌胀了,把黄豆倒进铁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烧大火煮熟。等锅里飘出黄豆的香味,母亲会盛上一碗黄豆,浇上自家产的蜂蜜,给我们小孩解馋。
豆子煮好后就是做酱豆了,这是制酱过程中的第一次发酵。等黄豆凉透了,按二比一的比例,将黄豆拌上面粉,让一粒粒黄豆浑身都裹满面粉,摊平后盖上布衭,在布衭上再铺上一层事先砍来的嫩黄金枝叶。黄金枝叶能帮助黄豆发热发酵。一个星期左右,掀开布衭,可以看见黄豆表面长出了黄黄的茸毛,这说明黄豆发酵成功了。然后,将结块的黄豆搓开,放太阳底下晒,晒干了就是酱豆,收藏好备用。
要制出好吃的酱,不仅酱豆的质量要好,而且还要把酱晒好。
晒酱之前,要调好酱豆和水、盐的比率。取出一定的酱豆在钵头里,放适量的水和盐拌匀,这是技术活,放水和盐的多少,决定酱的好坏。酱拌好了,然后用沙布或棕匹扎住钵头口,这样苍蝇和虫子飞不进去,而太阳光可以照晒进去。将钵头搬到一个日照时间长的地方,早晚不用搬动,不然酱会酸掉。遇到下雨时,拿一个斗笠盖上,斗笠上用重一点的东西压住,防止被风刮走,这样既可以避雨水,酱又透气,盖的太严实酱也会发酸。曝晒半个月至一个月,酱有了第二次发酵,香味扑鼻,味道更加鲜美。
酱还可以做成酱块,我们小时候,酱块成了很好的零食。酱块制作也很烦,先要将老南瓜刨掉皮,再刨成丝晒干。晒干的南瓜丝放饭甑里蒸熟,又将南瓜丝晒干。然后将晒干的南瓜丝拌上酱,用筷子一坨一坨挑在团笆里,晒上两三天,辣丝丝鲜美的酱块就做成了。
以前的农村,一年到头都要吃酱,早晨吃早饭用酱就着吃,平时吃苞萝粿时批上酱吃,若是批上酱的苞萝粿放火上烤一下,那香喷喷的更加好吃。去到离家远的野外干活,也会带上苞萝粿批酱吃,带着方便吃起来也美味。
我是吃着母亲做的酱长大的。母亲熬的酱别有风味,她会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小鱼干,沉泡在青边碗里;再取下搁板下的火腿,割下一小块精腊肉,切成肉丁;准备好姜、蒜和红辣椒,再从酱坛里用汤勺舀了足足一小碗酱。然后母亲将一块腌过的猪板油放进热锅,等熬出了猪油,挑出油渣,倒入酱翻炒,然后将腊肉丁和小鱼干倒入,加适量的水熬制一会;最后倒入姜、蒜和红辣椒,再熬上两三分钟,一大碗色香味具全的酱就熬好了。
二十多年前,我外出创业发展。由于创业的艰辛,好几年没回老家看望父母。父母体谅我的苦衷,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看望我一家人,还为我熬了一大瓶香干腊肉酱。吃着母亲千里之外送来的酱,我的双眼糢糊了。这一瓶酱让我终生难忘。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