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一架扁豆香满栊
发布时间:2025-07-01 09:17:35

文|童富女

一爿栅栏一堵院墙,在院墙外围扦插了凌霄,历经五六个春秋,它们已在状态。冬天它在墙上枯藤昏鸦,遒劲里带有锋芒,春天它在不疾不徐里开枝散叶、挥斥方遒,直至满眼星“橙”。

院墙犹如一张白纸,包容凌霄霸气侧漏、唯我独尊的性情。相比之下栅栏就简单了许多,它以单一的竖条把院子的外围切割成一张张动态风景,它通风又“报信”,许多至美画面都是越过它,让眼球第一时间捕捉,譬如远处的那湖秀水。

栅栏是爬藤植物的天然骨架,连续几年的夏天,老徐都让它有了用武之地,安排果蔬与之缠绵,丝瓜、葫芦、黄瓜是客串,扁豆一直都是主角。炎热的夏季,栅栏上的扁豆敢和凌霄试比高,单一的竖条因扁豆而变得更加丰盈。

豆角种类繁多,扁豆只是其中之一,它的名字可枚举:鹊豆、眉豆、沿篱豆……观其外形,以扁豆命名恰如其分。母亲执念于刀豆、四季豆和长豇豆,因此我也疏离了扁豆,它第一次跃我舌尖,就让烂熟于心的“仨豆”败下阵来,我想在刻板的豆角界拓展新的领域。

刀豆在豆角行列属于大哥大,形如悍刀,体肥多膘。童年记忆里,母亲似乎没能掌握它的入菜精髓,只是简单地将它斜刀切条,配盐、大蒜、红椒、豆腐醋泡至酸黄,然后徒手抓入菜蝶,用它草草配个稀饭,它的口感我不排斥,也不青睐,起初几天口感尚可,待豆腐醋白泡泛起,酸中带软也就心生嫌弃了。刀豆骨架子大,肉厚实,拿它晒干,缩水不严重,让你尽享干货满满。泡发后的刀豆干与腊肉搭配是绝绝子,也是米羹配料表里的骨干成员。

四季豆是夏季最常见的当盘蔬菜,成熟的时候势不可挡,隔两三天就得采撷,老了生筋,口感大打折扣。鼎盛时期,天天有得吃,几张口都吃不过来,吃腻便换个花样,用它炒面还是别有风味的。四季豆生长周期短,冲劲十足,耐力有限,开花至顶,最后一拔豆角下架,就偃旗息鼓,正式摆烂。若要叫它再战回合,得重新放籽育秧,相比之下秋天的四季豆比夏季要长得持久些。

长豇豆的生长周期、抗旱能力比四季豆略胜一筹。我对长豇豆是最带感情的,小时候,外婆用竹笊篱将热气腾腾的长豇豆捞至菜篮沥水,热气尚未退却便嘱咐我将其晾晒竹竿。一菜篮长条“绿线”里总会夹杂几根透亮的熟黄,在阳光的照射下,它身形纤细,薄而透的豆衣下掩藏不住丰腴,一粒挨着一粒,撕开豆衣,赤红的豆肉跳脱而出,挤它入嘴,又沙又粉,无油无盐的尽头不是寡淡无味,是不掺添加剂的原味零嘴。

问及母亲,扁豆那么鲜美,早些年,为何当地鲜有问津?听她碎念,我归纳三点。其一,搭架才有长势,废时废料废力;其二,口感小众,喜厌参半,皮薄肉少不适晒干;其三,定为发物,身体有恙要忌它口。更有甚者,扁豆架前走一遭,回家突感全身不适,身体发冷,之后又高烧不退,我们土话叫“打绊跟”,口口相传就敬而远之了。其一、二很好理解,其三,让我半信半疑,感觉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现在推想,“打绊跟”那人,应该病灶潜伏体内,恰巧路过扁豆架,回家之后全身没劲脚打辫,病情发作,正所谓的无巧不成书。以前缺医少药,民间土方盛行,扁豆被人误解,成了炮灰也就解释得通了。常听农村老人讲:“肚里疼怪灶子菩萨”,理,差不多是这个理儿,殊不知,扁豆头上戴有一顶药食同源的桂冠嘞!

六月,栅栏上的扁豆颜值在线,花似飞蝶,荚如月牙,一串串,煞是好看,它有紫荚、绿荚、紫边荚之分,我家种的是绿荚扁豆。摘下洗净,挨刀细碎,配辣椒、大蒜、少许豆瓣酱,油稍宽,出锅鲜美。

扁豆的生命历程在豆角界可谓翘楚,它从入籽到枯萎历经春夏秋三季。“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便是诠释!白霜铺来,扁豆退去一身繁华,撇去枯叶残藤,栅栏又回归了单一的竖条画风,周而复始……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梁津玥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