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文|王东女
岁月的尘埃落满记忆的窗台,唯有母亲留下的那面无形之镜,始终光洁如新,映照着生命中最温暖的底色。每当我回忆往事,那些被时光晕染的片段,如潮水般漫过心头。
我家的老屋坐落在村子中央,母亲的身影总是穿梭在村头村尾。天刚破晓,她便开启忙碌的一天,喂猪、赶鸡、洗衣、种菜、上山劳作。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她驻足的理由。她那灿烂的笑容、亲切的问候,一声声“叔”“婶”,带着乡间特有的质朴与真诚。哪怕昨日两家人还有不愉快,在母亲爽朗的问候声中,一切隔阂都如晨雾般消散。记得隔壁大叔曾挖过我家地界,还和父亲发生争执,可第二天清晨,母亲依旧笑着和他打招呼。那一刻,大叔先是一愣,紧绷的脸渐渐松弛,眼中似有笑意与歉意闪过。
母亲的好客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乡里乡亲,还是南来北往的路人,到了我家,总能喝上一杯热茶或解渴凉茶。若是赶上饭点,还会被热情地留在家中吃饭。一时间,我家热闹非凡,门庭若市,熟悉的、陌生的面孔齐聚饭桌,老屋仿佛变成了温暖的饭馆和旅店。原以为这样下去家里会被吃穷,可饭桌上的菜肴却愈发丰富,品相越来越好,味道更是堪比饭店。母亲做的菜包子堪称一绝,无论做多少,都会瞬间被“抢”光。渐渐地,母亲成了十里八乡公认的烧菜好手,慕名而来的食客也越来越多。女儿上初一那年,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想外公外婆了,我想吃外婆亲手烧的饭菜!”从那以后,每逢假期,我们一家三口便迫不及待地往娘家赶,只为一尝母亲的手艺,重温那份家的味道。
我曾疑惑,母亲一生几乎未曾走出山村,究竟是如何烧出那么多精致可口、时尚新潮的饭菜的呢?那时的母亲,整日忙得像个不停转动的陀螺——每餐要准备两桌饭菜,还要照料家中的鸡猪,清洗一家人的衣物,打扫卫生,打理菜园……即便如此,我从未听她抱怨过一句辛苦。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妈,你不累吗?不嫌家里来来往往的客人太多太烦吗?”母亲笑着说:“亲戚朋友多走动,感情才会更亲近,怎么会嫌烦呢?你和你姐常回家,我和你爸开心还来不及,就盼着你们天天在家陪着我们。再说,我一个老太太,不出门就能听到外面的新鲜事儿,多好啊,还能长见识呢!”听了母亲的一习话,我忽然懂得,她的热情好客,何尝不是在岁月里修炼出的豁达?她以心为镜,照见人间百态,也照见了生命的丰盈。
四年前,母亲化作了天上的星子,可她留下的“镜子”,却悄然映出了我的模样。如今亲友说我待人接物有母亲的影子,我才惊觉,那些儿时不解的宽容与热忱,早已在朝夕相处中渗入骨血。这面“镜子”里,藏着永不褪色的善意,它将继续照亮我的前路,让温暖在时光里生生不息。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