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白露
发布时间:2025-09-09 08:57:14

王丰

白露到了,树上的山核桃由青翠变黄褐,山核桃熟了,“扑”一声,有熟透了的掉落于地。该打山核桃了。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清晨,树叶、草叶上凝结起晶莹的露珠,露珠色白,故称“白露”。从中国的五行学说来看,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按照气候节气,现在的天气应该是早晨和傍晚凉意渐浓,但今年的白露节气,夏日的燠热依然舍不得退场,热得焦灼。

可无论气温冷暖,节气到了,万物都会遵循各自基因里的法则,从容不迫地进入生命的时序,就如家乡每年的山核桃都在白露成熟一样。

山核桃是淳安特产,每年白露时节开始采摘。土生万物,万物养人。1800年历史的淳安祖祖辈辈,对土地和土地上的万物心怀虔诚,这虔诚表现在每次播种与收获的祭祀上。许多小村庄的村头路边,都立着一座简易而扑拙的土地庙,趺坐着土地公、土地婆,这是家乡农人对土地的敬畏与寄托。

家乡打山核桃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打山核桃前,村民携祭品到村口土地庙祭拜土地公、土地婆,祈求神明保佑上山打山核桃的人平安。打山核桃时,主竿人来到第一棵山核桃树下,朝树拜三拜,请求山核桃树谅解:爬树身,蹭树皮,打落树叶,实是生活所需,祈求保佑。上树打第一竿前,讲一遍利市话:“竹竿发(抽)一发(抽),山核(山核桃)哗啦啦;竹竿舞一舞,金银满山坞。”正式打山核桃期间,树上树下,大人小孩个个要屏声敛气,专注劳作。

制作成品山核桃也有仪式。要先脱蒲(外壳),后用木桶蒸,最后烘干或晒干。上木桶煮蒸时,上香点烛拜灶司娘姆(灶神)。蒸熟后,先装满一碗熟山核桃请祖宗。最后还要去土地庙还愿,请土地公、土地婆保佑来年山核桃丰收。

家乡老农,一生劳作在土地上,一滴汗水摔八瓣,他们最清楚丰收的来之不易。他们告诫孩子节约粮食:一粒粮食一滴汗啊!而从家乡高山峻岭上打来的山核桃,一粒山核桃可能还要去一条人命呢。每年白露打山核桃,总会传来一两条噩耗:某人踩空树枝跌落了,某人打山核桃受伤了……前几年,一位住在乡下的退休同事,白露时节上树打山核桃,一脚踩空,从树上跌落,运往医院的途中,没有了生命迹象。

几天后听闻,我心口发痛发紧了好久。

一粒山核桃的香味里,倾注了家乡农人的血和汗,从高山上一布袋一布袋挑回家,汗流如雨;脱蒲烘晒,一双手像用酱油腌过,一个多月才褪色。山核桃香,剥着山核桃,浓郁的香味之余,有颊齿之外回味不尽的思乡之意。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露珠晶莹,山核桃金赤,愿家乡的农人在这个节气享受一场安顺的丰收。

白露,有思乡的静谧,有丰收的喜悦,还有相遇的美好。

《诗经》中就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水一方。”“露”从《诗经》开始就常出现在爱情故事里,《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与张生相爱,某夜,在红娘的陪伴下去西厢与张生相会,途中红娘唱一曲:“……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凌波袜。”相遇的美好,在秋夜的白色月光与露珠中,成为一段永恒的故事。

白露,有了露,大自然正在悄然中走入秋冬的序章。而我们也要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了,从白露开始,天气会越来越干燥,寒气会渐长,要多喝水多吃梨,增加芝麻、蜂蜜、莲子、百合等润燥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止燥。

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成熟,从养生上的外扬生发到内收滋润,白露,其实意味着一次生命过程的转场,而在这一次转场中,大自然会再一次带领我们参悟轮回的意义。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