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视窗 > 学生佳作
勤为竹杖书作蓑 任尔风雨自前行——读《年少早识苏东坡》有感
发布时间:2025-10-15 09:10:57

千岛湖镇第三小学四(2)班江洪煜婉

以书为伴,以勤为杖,即便一路风雨,也可从容前行。——题记

月光如水,从窗外流淌进来,轻轻铺在书桌上,为《年少早识苏东坡》的封面镀上一层温柔的清辉。我静坐灯下,缓缓翻开书页,仿佛推开一扇通往千年前的门——那里有诗,有酒,有风雨,更有一个人,以一身从容笑对人间起落。

《年少早识苏东坡》是汪维宏先生为少年读者写的一本传记,以清晰而温暖的笔触,勾勒出苏轼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饱经风霜的东坡居士的一生。他的人生如一条奔涌的江河,有激流险滩,也有平川日落。但最让我震撼的,不是他天才般的诗名,而是他将苦难酿成诗、把挫折化作光的从容与勤奋。

书中少年苏轼苦读的片段令我尤为动容。他在门上贴满生字纸条,终日默诵不辍;为精通经史,抄书成习,直至倒背如流。更有与弟弟苏辙相约背经,背不完绝不休息的故事。这些看似“笨拙”的功夫,正是他文学大厦最坚实的地基。他未被“天才”光环迷惑,而是以最质朴的勤奋,一步步走向文学之巅。

回首自身的学习历程,我常因畏难而却步。记得一次经典诵读课上,老师让我们背诵《爱莲说》,初读只觉字句优美,朗朗上口,实际背诵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类句子却总混淆不清。背了几遍仍未流畅,我心中的烦躁如野草般疯长,一会儿抓抓头发,一会儿咬咬笔头……最后,我把书一扔,告诉自己“明天再背”。结果第二天课堂上,同桌朗朗成诵,赢得满堂赞许;而我却支支吾吾,面露窘迫。那一刻,我脸上发烫,心里满是自责。

练琴时我也常常如此。《梦中的婚礼》右手旋律流畅动人,可一旦加入左手和弦,双手配合便频频出错。几次失败后,我便有意绕过困难小节,只重复弹奏已经熟练的部分,自以为聪明地“节省了时间”。直到月末表演那天,在那段生疏的乐章上,我的手指突然僵住,琴声戛然而止。全场寂静的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自欺欺人”。

读完此书,我豁然明了:苏轼之所以能成为苏东坡,不是因为天生才华横溢,而是因为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他从未放弃努力。真正的成长,从无捷径!

合上书,月色依旧澄明。恍惚间,似乎看见苏轼踏月而来,衣衫微湿,眼神明亮,他告诉我:雨打风吹未必是挫折,也可以是养分;竹杖芒鞋,不只是落魄,更是一份从容。

感谢《年少早识苏东坡》,让我在这个静谧的月夜,遇见一位九百多年前的老师。他让我懂得:以书为伴,以勤为杖,即便一路风雨,也可从容前行——此身虽小,此心可宽;此路虽远,此志不怠。

点评:这篇读后感文字清丽、感悟深刻,以“勤”为骨、以“书”为脉,将苏东坡的精神与自身经历巧妙交织。小作者不仅读懂了苏轼从容背后的勤奋根基,更以练琴、背文的亲身挫折与之呼应,使古今对话有了真实的情感重量。结尾月下苏轼的“现身”一笔,意境悠远。全文既有文学的美感,又有自省的深度,是一篇极富有感染力的读书感悟。

(点评老师王笑)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