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分析千岛湖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路径:以一流的自然景观营造一流的观光产品,以一流的观光产品塑造一流的旅游品牌,以一流的旅游品牌带动多样化产品体系发展,以多样化产品体系刺激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以产业协同发展走向共富共治共享,共同打造县域旅游命运共同体。
而在这过程中,千岛湖开始了三大转变: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并举的综合型转变,旅游空间格局从湖区旅游向湖区旅游、滨湖旅游、乡村旅游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县域旅游全面开花转变,旅游经济模式从门票经济向税源经济转变。旅游业通过集聚、协同、联动三个过程,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对全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能发挥核心推动作用。
千岛湖全域旅游发展既有难以模仿的独特性,同时,也为其他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可复制和借鉴的经验:
一、绿色发展保持底色
生态是淳安旅游的生命,更是千岛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2011年2月,习近平就新安江与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千岛湖是我国极为难得的优质水资源,加强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意义重大,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浙江、安徽两省要着眼大局,从源头控制污染,走互利共赢之路。”
淳安县始终将“生态立县”放在首位,以争当全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标杆县为目标,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保护千岛湖生态作为全县上下最重要职责,确保在全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淳安县建机制、抓整治、强基础,有力实现千岛湖临湖地带彻整彻治,开展农业统防统治、淘汰国三柴油车、改造锅炉,实施林相改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修复,新增国土绿化面积,推进生态浮岛、中水回用、净水农业、108米高程以下土地退耕休耕。先后实施了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涵养水土、保水养渔、清洁乡村等一系列环保工程,严格落实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完成千岛湖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实施环境网格化监管和公安、环保联合执法,“河长制”“路长制”实现全覆盖。一个曾经水土流失、荒山秃岭的库区,变成了青山秀水、环境一流的景区。
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淳安就着手整治工业污染,关停并转了一大批污染企业,同时大力控制城乡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2009年,淳安县委县政府全面展开网箱养殖、采砂、垂钓、船舶污水、违章建筑“五大整治”行动,让现有2000多亩养殖网箱退出千岛湖水面;淳安县“保水渔业”发展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渔业水域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典范,并成为中央党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教学案例……近年来,千岛湖水质常年保持国家Ⅰ类水体,地表水交接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成功列入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和国家江河湖泊生态保护重点支持湖泊,并在首届“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中被评为“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
淳安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环境压力转化成生态魅力,探索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在“边保护,边发展”“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的绿色发展模式下,千岛湖打造了星级酒店、精品民宿集群,拥有洲际、喜来登、希尔顿等高品质特色酒店44家;民宿农家乐1122家,床位1.9万张、餐位4.2万个,名列浙江省前茅;此外,还培育了研学、骑行、露营、滑翔伞、探险乐园、蹦床乐园等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全县拥有旅游餐饮经营单位2134家,茶楼、咖啡馆等休闲产业企业100余家。千岛湖景区逐步将旅游产业打造成淳安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让城市因旅游更美、让环境因旅游更优、让经济因旅游更高、让百姓因旅游更富,让“千岛湖,不止于湖”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休闲度假突出亮色
2007年,淳安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淳安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和推动“以湖兴县、融入都市”的引擎产业、先导产业,明确提出了“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
以大旅游产业为龙头的优势服务业要发挥引擎作用,使服务经济成为淳安的“首位经济”,首要前提就是旅游形态的转变——由观光旅游转向旅游休闲度假,变门票经济为产业经济。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表明,休闲度假旅游能够带动或者影响交通、通讯、建筑、商业、文化等109个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收入每增加1美元,可带动其他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美元,并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淳安县充分发挥政府“主控核心资源,主打旅游品牌,主建基础设施,主抓旅游秩序”的主导作用,还专门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休闲度假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潜力休闲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为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结合美丽大花园建设,淳安从“主客共享”入手,打造景观之城。先后建成15公里的滨湖景观飘带、35公里城市绿道、7个城市广场公园、53座旅游厕所和天屿国家级登山步道、水上游泳池、音乐喷泉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城区路段和景观节点的亮化美化,打造新安北路“光影街秀”,实现处处有景、景景相连,使千岛湖镇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旅游城,先后荣获“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登高观景、湖边休憩、老街寻忆成为游客的新宠,光天屿观光公园年接待游客就达40万人次以上。
颜值上来了,如果没有内涵,那就成了花架子。为此,千岛湖镇建成钓鱼岛、啤酒小镇等5个A级景区和骑行俱乐部、燃擎赛车、汽车主题公园、蹦床主题乐园等一大批时尚旅游项目,形成水陆空“三位一体”产品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同时,全镇建成805个公共场所wifi点,138辆公交车GPS信息接入县交通指挥中心、高铁接驳巴士GPS信息上传百度和高德地图平台、“30秒入住”和“20秒入园”智慧旅游场景全面应用、在支付宝开通“千岛湖旅游官方平台”小程序,游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随着全域旅游战略及绿道经济工程的深入实施,淳安县“湖区观光、城市休闲、乡村度假”三位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已构建形成,在产品业态方面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湖区旅游方面,淳安县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变革传统的“赶鸭式”游览模式,打造“1+X”主题游览模式,增强游客游览的体验感和自由度,同时创新湖区旅游业态,推出休闲游、夜游等休闲产品,打造“月光之恋”夜游产品,延长湖区游览时间;在城市旅游方面,则推出了水之灵演艺、骑龙巷、啤酒小镇、银泰城等一批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夜间经济活力;在乡村旅游方面,加大人才招引和培训力度,强化服务能力,搭建互动平台,大力发展民宿、休闲园区等新兴旅游业态,积极打造“心宿千岛湖”品牌,推动民宿产业的品质化、品牌化,建立精品民宿达60家。
千岛湖旅游将在四十年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把全域旅游作为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抓机遇、补短板,力求在体制机制、空间布局、产品业态、公共服务、旅游品牌五大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向着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发力,努力把淳安打造成为生态旅游引领地、全域旅游示范地、运动休闲首选地、会议会展聚集地、康养旅居优选地。
三、全域旅游做大产业
2012年淳安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全县景区化)以来,淳安县从“一湖独秀”发展成集湖区观光、城市休闲、乡村度假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连续四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成功入选省全域旅游示范县,获得全国“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及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省级试点县荣誉,通过旅游事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淳安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全域性的旅游景点、景区和产品支撑起了淳安全域旅游框架。截至目前,淳安全县共有乡村旅游景点22个,自然景观、民俗体验、登山露营、红色旅游、漂流采摘等各类景点交相辉映,深受游客喜爱。千岛湖乡村旅游景点的迅速崛起,不仅丰富了千岛湖的旅游产品和内涵,还延长了游客在千岛湖旅游逗留时间,拉长了旅游消费产业链。
淳安县茶合村、南庄村、鳌山村、桥西村、汪家村、富德村、姜家村、朱家村、青田村、赤川口村共10个村庄被评为首批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接下来,淳安还将对近30个创建AAA级景区村庄进行验收。环千岛湖绿道沿线的牧心谷、红叶湾、千岛迷宫等高品质景区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中,千岛湖大峡谷、安阳五堡等10条绿道支线今年也将建成开放。此外,淳安在谈的117个招商项目中,涉旅项目有43个,其中,有不少项目今后也将继续落地在环千岛湖绿道沿线。
淳安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强化旅游至上理念,“全域旅游全县建”在淳安蔚然成风。公安、卫生、消防、市监、环保率先在全省推行民宿联合审批制和乡镇全程代办制,农户足不出户办好审批手续;住建局打造的“美丽阳台”、交通局建设的“美丽公路”、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出的“出店经营”、妇联开展的“美丽庭院”、林业局实施的“林相改造”等,都充分考虑了旅游功能,服务于旅游;各乡镇在招商、整治、改造等工作中,率先考虑旅游项目、旅游设施、旅游元素等,全县上下形成了“一切围绕旅游转”的良好氛围,实现“旅游+”到主动“+旅游”的突破。
全域旅游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过程中,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即“旅游+”在淳安全县生根开花,这种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旅游产业新格局,为淳安的全域旅游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旅游+农业”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新型的农旅融合业态如雨后春笋,住房变民宿、菜地变园区、渔民上岸、农民下海,农民从事旅游业热情高涨;“旅游+工业”,在传统的工业元素里,注入旅游的元素,使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淳安已实现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走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企业也开始从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等,千岛湖旅游正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全域旅游融合化发展,主要分为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和体旅融合。其中,农旅融合体现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文旅融合方面,启动建设骑龙巷文化书院,淳安竹马、淳安三角戏、屏门绿狮等非遗项目亮相各类旅游专题活动,推出了睦剧大戏《茶山村的故事》及“淳安文化旅游地图”等;体旅融合主要打造“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参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模式。
依托乡村体育资源,淳安县推进特色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着力打造集游、购、娱、运、健、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每年举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20场以上,基本形成“春毅行、夏游泳、秋骑行、冬跑马”的赛事体系。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下,县财政每年安排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用于扶持竞赛表演业发展。2020年,县政府仅投入200万元,就实现撬动社会投资1300万元,共举办10项大型品牌赛事,吸引参赛人员7.5万人,直接带动赛事消费7500万元,打响了千岛湖“运动天堂”品牌。
四、共建共治共同富裕
全域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既鼓励本地居民到农业基地、休闲园区、乡村景区、民宿等涉旅企业就业,又鼓励农民在自家农地为涉旅企业提供农产品配套服务、开展电商销售,还鼓励农民将土地和闲置房屋出租给专业人士打造精品民宿、主题酒店和休闲园区,并通过强化培训,让农民变成乡村导游,形成本地居民参与旅游致富的新模式。
此外,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淳安高效整合乡村资源,发挥乡村优势,以全域旅游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其中,民宿产业迅速崛起,民宿集群持续出彩是淳安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更为重要的是,由“旅游+”细化为“民宿+”,对淳安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进乡村环境保护、提高乡村建设质量、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以及带动农户转变观念,推动农旅产业的互融共生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如今,随着环千岛湖旅游布点密度的增加,有山、有水、有岛、有历史、有文化、有传承的“大千岛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富民产业体系也正在加速形成。遍布全县的600公里环湖绿道,像毛细血管延伸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以此为依托的自驾、微公交、公共自行车、房车“四位一体”智能旅游交通体系,和以城市景观步道为主的慢行系统,彻底打通了淳安全域旅游“最后一公里”,也让越来越多的淳安人在家门口吃上“文旅饭”、端上“金饭碗”,实现了从“风景路”到“共富路”的转变。
五、全面营销拓展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淳安为此一直努力把最好的旅游产品精准送到客户手中。淳安的政府旅游营销史正是千岛湖的品牌发展史,举办以水为主题的千岛湖秀水节、国际游艇展、环千岛湖国际自行车赛,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合作举办水下古城探摸、国际湖泊旅游论坛、中加千岛湖对话、“千岛湖杯”中国风景名胜摄影赛、千岛湖旅游四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等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宣传活动,都为千岛湖品牌的进一步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千岛湖”品牌已成为淳安人民最宝贵、最重要的财富,是淳安县旅游目的地建设最坚实的基础。层次丰富的市场渠道建设、活动策划宣传、网络营销推广也保障了千岛湖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品牌营销上,注重千岛湖旅游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调动县内外旅游企业积极性,主动策划旅游产品,目前OTA线上县域旅游产品多达3000余个,并通过举办千岛湖(国际)康美论坛、千岛湖年货节等主题活动,鼓励乡镇举办民俗节庆,打造全域旅游活动品牌。
智慧营销上,打造中、英、日、韩四国语言,七个版本的PC端和移动端网站集群,构建微信、微博、APP新媒体渠道矩阵,建成全域咨询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互融互通的智慧平台,让游客“触”手可达。
群体营销上,针对企事业单位推介疗休养,针对年轻人鼓励引导特色酒吧、露营等业态,让来千岛湖的游客都有所乐。利用好品牌传播惯性,积极整合全域资源,协调组织了巨网捕鱼、空中婚礼等各类品牌传播活动,2020年共组织参与各类营销活动120余场,其中市级以上11场,被央视报道9次,极大丰富了千岛湖旅游品牌内涵。
锚定头部媒体把品牌做响,积极做好《中国旅游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体坛报》《休闲杂志》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及业内顶级媒体的合作推广,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扩大传播效果。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姜智荣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