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通讯员 胡琰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但野生蘑菇也开始纷纷“冒头”,“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误采、误食毒蘑菇可不是闹着玩的。每年因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总有人为一口鲜美“前赴后继”。今天,小编带您了解关于毒蘑菇的那些事。
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成人毒性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有480多种。不同毒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不同。毒蘑菇中毒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七种类型。其中,急性肝损害型引起的中毒最为严重,且常存在“假愈期”。患者在恶心、呕吐、腹痛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会出现自我感觉康复,这段时期称之为“假愈期”,但1-2天后再次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因此,需特别注意“假愈期”,避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如何鉴别毒蘑菇?
对于野生蘑菇,有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鉴别方法,就不会出事。然而,野生蘑菇的有毒无毒鉴别是十分困难的。
1.平平无奇有剧毒:灰花纹鹅膏外表简单,大小中等,剧毒!
2.花枝招展有剧毒:毒蝇鹅膏颜色鲜艳,外表好看,有剧毒!
3. “双胞胎”毒性天差地别: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外表几乎相同,然而前者可食用,后者剧毒!
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
4.生虫、生蛆蘑菇也有毒: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会生虫、生蛆。
5.高温烹煮、暴晒不可祛毒:毒蘑菇的毒素性质通常很稳定,一般烹饪方法或晒干都不能去除毒素。
中毒后如何自救?
1.就医:立即呼叫救护车或他人陪同前往县级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2.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用手指扣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尝试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3.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由于毒素被肠道吸收入血后,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肾、心、脑等多脏器损害,尤以肝、肾损害为重。
预防蘑菇中毒请记住:
1.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来食用。
2.不要售卖野生蘑菇。
3.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4.如果怀疑选购的食用蘑菇中混有不同类型的其他蘑菇,就不要购买和食用。
5.不要轻信个人“经验”和民间方法来鉴别毒蘑菇。
特别提醒:
就算你真的认对了无毒的品种,但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常常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很容易沾染毒蘑菇菌丝。所以即便吃的蘑菇是无毒的品种,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吴若虹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