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通讯员 潘慧苗 记者 王筱倩
连日来,在屏门乡将坑村朱家坞“稻+药”共富基地,工人和志愿者们井然有序地从冷库中取出今年新产的浙贝母,搬运、挑选、分拣、切片、包装……整个流水线上忙得热火朝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央有部署,淳安早行动。屏门乡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从提高农田水利质效入手,大胆创新实践,开展“稻+药”轮作改革探索,在小块地上养出了高产量。
曾经,将坑村朱家坞地块还是一块村民看了纷纷摇头的“烂污”旱地、杂园和荒坡。2022年,该地块完成63.98亩土地征迁,投资600余万元实施垦造水田项目,并建成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面积4.2655公顷。改造完成后,原来的低产旱田、不平整旱地和荒坡实现提质升级,成为田成块、路相连、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生产良田,实现了小田变大田、荒地变良田、散田变整田的农用地微改造精提升。
今年,将坑村朱家坞地块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每年每季可种植水稻60亩,年总产值超30万元,帮助当地老百姓人均增收2000余元。土地焕发新生、老百姓获得效益的同时,屏门乡自我加压,将目光对准了如何破解“冬季土地资源闲置”带来的难题。
经过多方调研和考察,屏门乡认为依托淳北乡村振兴联合体,联合乡强村公司试种中药材浙贝母,发展60亩“稻+药”轮作共富基地,不失为好的选择。经过与淳北乡村振兴联合体委员会密切会商后,大党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给予屏门乡专项项目资金购买优质种苗。同时,建立“政府+村集体+企业+人才”模式,引进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周艳林博士及其团队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产品含量检测和加工技术指导,并由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提供全程指导,为浙贝母生长保驾护航。
今年5月份,“稻+药”轮作共富基地的浙贝母喜获丰收,共产出浙贝母鲜货6万斤,产值118万元。通过专业技术检测,这些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等关键核心含量指标达到药典标准的2倍有余,品质远远高出市场统货,备受市场青睐。
目前,屏门乡党委政府正与桂林三金制药等药企药商开展浙贝母订单式合作洽谈,深化“稻+药”模式创新。同时,在其他村推广“稻+药”综合种养模式,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减法,持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汪苏洁 徐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