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小沁
近段时间,央视媒体新闻报道,有一批所谓的日本进口“阳光玫瑰”葡萄,价格比国产葡萄贵了将近10倍。但当你仔细看这批葡萄的包装时,却发现产地、包装厂名和代码信息都是空的。甚至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批葡萄实际上是国产的。
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葡萄,香蕉、猕猴桃、秋月梨等水果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商家只需要在水果上贴上进口水果标签,就能让它由“论斤卖”变成“论个卖”,溢价可达50%至300%。更有甚者,已经形成了仿冒品牌商标产业链条,让人啼笑皆非。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能力范围内选择进口水果尝鲜或作为礼物赠予亲朋好友。然而,进口水果价格受关税、运费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较高。为了追求更高利润,一些不法商家便将国产水果贴上“进口”标签,这种行为不仅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还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
对此,监管部门要立刻采取行动,严格检查进口水果的入境手续,绝不姑息任何造假行为,并严肃追究责任。电商平台要强化商品上架审核,杜绝假冒商标的商品悄然流通。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提高鉴别能力的同时,也不必过分执着于水果的“出身”,毕竟好吃才是第一要义。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汪苏洁 汪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