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蔡斌
临岐镇梅口村有块田,这些天很热闹,一大群人正在忙着种植中草药。不过,这些人明显分成两拨,人多一边基本是当地农户,另一边只有一位“赵老师”。两边正在进行元胡和浙贝母种植技术对比试验。
赵永钦,浙江中医药大学石森林教授团队中药栽培与鉴定教研室教师,浙江中医药大学两山科创中心副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千岛湖研究院特聘专家,被梅口村村民亲切称呼为“赵老师”。现场,赵永钦操作自动播种机,和村民们的手工播种比速度、比质量,现场氛围热火朝天。
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千岛湖研究院受中共淳安县淳北联合委员会、临岐镇政府委托,在临岐镇梅口村开展“稻药轮作”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委托协议,前期已经完成了浙江大学自育彩稻新品种“彩线香糯1号”的推广种植试验,并取得成功。彩稻收割后,在同一块田,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试验。
投入试验的中药材是元胡和浙贝母,属浙江道地药材“浙八味”品种。赵永钦介绍说,元胡和浙贝母的种植周期短、效益好,适合冬闲田种植,每亩产值可达上万元,与彩稻轮作不影响粮食作物生产。但是目前大田种植仍然存在用工成本高、产量有待提高、种植技术需要进一步规范等问题,希望通过2至3年的试验,能够总结出一套节省人工、提高产量、适宜淳安地区应用的元胡和浙贝母种植技术规范。
淳安有著名的淳六味药材,淳北地区临岐镇有良好的中药材产业基础。“目前淳安的中药材大多产自山上,种植不便,面积也有限。如果能够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利用冬闲田种植更多浙产道地好药材,就能进一步丰富淳安药材市场品种,不断提高产量,取得更好效益。”赵永钦希望他的研究能让淳安广大药农受益。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王筱倩 余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