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小沁
前几天,笔者看到一组数据:一粒米历经选种、插播、植保、收割等几十道工序,最快需要3072个小时,才能来到餐桌;如果14亿人每天三顿都浪费一粒米,一年将浪费3066万公斤,可供28万人吃一年。
粮安天下安,粮稳社会稳。202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无论从总量、人均还是品质而言,中国饭碗都可以说是满满当当。同时,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全国上下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光盘”行动,餐桌浪费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尽管如此,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笔者心里不是滋味。比如,大连一些烤肉店用玉米粒作为燃料来烤肉,声称这样烤出来的肉有玉米清香,被顾客发现后曝光;浙江某地男子驾驶越野车在麦田里行驶,肆意碾压小麦。这些事件虽属极个别,但也说明目前一些人的粮食安全意识极为淡漠。
珍惜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粒粮食,与每个人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严格执行反食品浪费法,确保粮食安全保障法得到真正落实,使节约粮食成为每个人日常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粮食节约长效机制,重点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刚性制度约束,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明显成效。要加强科普教育,推动大家对粮食储备的重要性及加工设备有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意识。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章新建 谢旻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