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小沁
为增进老年人福祉,让他们享受更好的金融服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要保护好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金融消费环境。
养老钱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和底气,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群体辨识能力不强、风险防范意识偏低、认知结构陈旧等弱点,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等为噱头,设置各种陷阱坑骗老年人的钱财,使不少老年人被骗陷入困境。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福祉,影响家庭和睦,也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如何让“银发族”更安全便捷地获取金融服务,关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整个社会的老龄化应对策略,是一道金融机构必须回答的民生课题。《指导意见》提出:要做好金融机构的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工作,对于可疑交易、可疑行为,加强与街道社区、公安部门的联动处置;要完善适老设施配置,推动客服热线、互联网应用等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度;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现实需要,丰富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加强销售行为管理。这些要求既是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严格落实,又能让银发族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守好老人“钱袋子”,既需要制度之“刚”,筑起坚实的防诈反诈堤坝,又需要人文之“柔”,培育温馨的爱老敬老风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精神需求;社区及村委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助老、为老、爱老活动,及时掌握独居老人、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汪苏洁 梁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