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上)
发布时间:2025-01-07 09:57:3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奠基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理,厚植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邃洞察,升华于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变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顺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成果。任何思想理论都是在不断回应时代和实践课题中逐步孕育、发展和确立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在引领浙江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同时,也为新时代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理论源泉。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维护党中央权威上,强调执行党中央大政方针必须坚决贯彻不折不扣、防止南辕北辙。指出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存在死板与灵活的问题,应当坚决贯彻而且不折不扣。强调如果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对省委的决策决议心不在焉,然后说我忙了很多东西,这叫作“哪壶不开提哪壶”,甚至是南辕北辙。要求党委书记作为党的一级组织的负责人,要同党中央决策保持高度一致,并结合当地实际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好,工作忙要忙到点子上,干要干到关键处,切不可以自以为是,自搞一套。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上,强调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模糊认识,习近平同志鲜明指出“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善于领导、组织和协调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方面的力量,做到领导、统揽、统筹、协调而不包办代替”。在习近平同志指导推动下,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强调这是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长远之举。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强烈的执政意识和自觉的执政行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2004年10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作出“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重大部署。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上,强调党委不抓经济工作是“半截子”党委。指出要坚持党委对重大经济工作的领导,多次强调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只有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才可以更好展开。习近平同志推动成立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并任组长、建立省委常委会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指引浙江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的精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假借民主、假借法治来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06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法治浙江’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更好地、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要求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上,强调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工青妇工作的有效机制。要求“党委要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强调“团组织只有围绕党组织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到有机结合,才能有实效”。要求各级党委“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高度,认识妇女工作的重要性”。2004年4月,习近平同志出席全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会议,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上,强调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指出“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2003年初,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中共浙江省委议事规则》,对省委全委会、常委会、书记办公会和省委专题会以及其他方面的议事范围、方式、要求等作出规范。2003年11月,他又到省委党校,围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专题为新任市县党政正职授课。

二、“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上,强调防止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反复告诫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如果失去律己之心,随波逐流,趋利媚俗,放纵自己,就会混淆是非,走上邪路,使国家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在与一位地市“一把手”谈话时,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就是要为党和人民而奋斗,不怕牺牲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都不为党奋斗牺牲,谁还会为党奋斗牺牲?”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上,强调先进之路、前列之途往往不是平坦大道。强调“无论是开展经常性还是集中性的党内教育,目的都是一个,就是为了‘强身健体’,解决问题,有效清除我们思想上的‘病菌’和工作中的‘疾患’”。2004年初,浙江在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中全面开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教育实践活动。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强调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强调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通过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不断创造新办法、总结新经验,使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上,强调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指出只有坚决查办腐败案件,“才能向广大人民群众表明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不可动摇的决心,才能消除腐败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遏制住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也才能教育一大批干部”。

三、“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上,强调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一个主旋律、一个中心来进行。指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新形势下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原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形成工作合力的体制保证”。强调“在地方同级各种组织中,党委是领导核心,各种组织必须自觉接受和服从党委的统一领导,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来安排和部署各自的工作”。指出“在这一领导体制中,省委居于核心地位,擘画全局、掌握方向,各方按照职能、做好工作,从而形成整体合力,体现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提高政治能力上,强调必须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指出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2004年6月,习近平同志推动召开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同年8月,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对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在严守政治纪律上,强调决不能阳奉阴违,另搞一套。指出“坚决、认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和政治纪律的明确要求”。2007年1月,在省纪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在严肃政治生活上,强调不能当“老好人”。指出“同志间互相批评,是信任、是理解、是支持、是爱护”,“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相互坦诚地直言其过,就应该有闻过则喜的胸怀和气量”。在增进政治团结上,强调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习近平同志形象地把领导班子的团结比作“指头”和“拳头”的关系,指出“‘一把手’只是其中一个‘指头’,充其量是个‘大拇指’,一个‘指头’劲再大,其他‘指头’如果不用力,也难以体现出‘拳头’的合力”,强调“要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和团结意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

四、“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站稳人民立场上,强调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指出“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在赴基层调研时,习近平同志经常对基层干部讲“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在树牢宗旨意识上,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视事业如泰山,把岗位看作是为党的事业奉献的机会,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习近平同志在指挥防抗台风工作中,要求牢固树立“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宁可信其来,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求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抓细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3次赴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考察,作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重要指示,推动制定实施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在密切联系群众上,强调各级党委书记要做到“三个跑遍”。反复要求“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带头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带头坚持每年下访,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到群众中去接待信访人、接受信访件,包案化解信访难题。在依靠和教育群众上,强调要“跟着群众跳火坑”,“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但又不能做群众的尾巴”,“千万不能站到群众的对立面”。2003年7月,针对一些群众对丽水市滩坑水电站项目持不同意见,习近平同志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指出要弄清楚群众诉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此后,项目进展非常顺利,不仅较好解决了群众生活和就业问题,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五、“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上,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求“加强理论武装和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的本领”。在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带头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建立省委领导上党课和作形势报告制度并带头执行。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不断扩大影响。多次到南湖瞻仰红船,首次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2005年1月,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要求将“听一堂党史课”作为省委常委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规定动作。在提高理论学习境界水平上,强调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指出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叮嘱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只是学习的开始”,强调“学了就要消化吸收,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运用自如”,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书呆子”现象要不得,不要“热衷于追求热闹,只摆花架不种花,只摆谱架不弹琴”。在开展党内集中性教育上,强调要切实防止和克服“无用论”和“速胜论”倾向。要求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保持党的肌体的健康;指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如同为了保持人的身体健康要抓保健一样,既要经常检查身体及时发现病症,又要针对病症进行及时治疗”。强调要切实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无用论’,认为这些年党内教育没少搞,但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这次教育也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一种是‘速胜论’,期望通过这次集中教育,‘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强调浙江的发展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指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的发展是过去历史的延续”。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倡导开展“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大讨论”,将浙江精神提炼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在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上,强调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要求“善于用先进文化、用具有吸引力的正面的东西,去占领每一个阵地,让负面的东西和敌对势力无法乘虚而入,失去生存的土壤”。习近平同志指导《浙江日报》在头版开设《之江新语》专栏,以“哲欣”为笔名为专栏撰写短论232篇。在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上,强调党校工作只能更加重视、大大加强、不断提高。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到省委党校视察指导工作,带头为党校学员作报告,并亲自为省委党校新校区奠基。每一次为党校师生作报告都高度重视、充分调研、精心准备,报告会前通过多个渠道、多种途径,详细了解党校最新动态和师生关心的问题。

六、“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上,强调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200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到瑞安市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看望基层干部,在基层干部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重视基层的党”,明确要求“尽可能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作适当倾斜,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习近平同志将淳安县下姜村作为基层联系点,倡导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创新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全省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8000多个,实现行政村活动场所全覆盖。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上,强调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要落实党中央要求,“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研究部署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县乡村“三级联创”,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推动争创“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党组织。在推进社区党建上,强调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召开全省城市社区工作会议,鲜明要求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和社区组织建设。强调“从城市社区特点出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来开展工作”。在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上,强调机关工委要管好党员、管好干部、管好首脑机关。指出“党政机关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机关党建应该走在前头做表率”。2003年12月、2005年6月,浙江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机关党支部作用的意见》,为高质量抓好机关党的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在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治理上,强调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两次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出部署。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倡导并推进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创建活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强调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指出“要把‘如何培养人’作为高校的永恒课题”,专门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召开会议作部署。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18次到浙江大学调研指导,多次为高校师生作报告。在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上,强调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战斗力。针对浙江部分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快、势头强的特点,习近平同志要求“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2004年2月,部署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凝聚力工程”,指出“要以党的思想来凝聚群众,以发展的目标来凝聚群众,以深入的群众工作来凝聚群众,以关心群众的实际困难来凝聚群众”,要求有条件的企业、浙江的商会都要建立党组织。截至2007年6月,浙江基本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在锻造过硬基层队伍上,强调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推动出台《关于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着力解决基层干部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部署实施“领头雁”工程,每年组织全省村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有效建强基层执政骨干队伍。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强调党员要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指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告诫广大党员必须要强化“三种意识”,即宗旨意识、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在围绕中心抓党建上,强调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最佳结合点。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全省“千万工程”会议和每年一次的全省性现场推进会,推动农村党建“先锋工程”与实施“千万工程”一体推进,强调集体经济实力强、基层领导班子强,是实施“千万工程”的重要保证和前提。20年来,“千万工程”与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相辅相成、互促共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改变了亿万农民面貌,被农民群众誉为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在强化党的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上,强调要提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局部的能力。要求“逐步筑起基层这个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使之更坚实、更稳固”。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武义县后陈村调研,肯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做法符合基层民主管理的大方向,总结提炼为“后陈经验”。2009年,浙江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先后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在为基层减轻负担上,强调让上级拿出一部分力量分担基层的工作。指出基层基础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权责不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权力小而责任重。强调关心基层干部,“最关键的是支持基层干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帮助基层干部分担责任”。

七、“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加强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上,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指出“党委把好用人关,就是要把握大节、抓住主流、注重品德,及时发现、肯定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德才兼备的人,提拔、任用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敢负责、能干事的人”。在习近平同志部署推动下,从2004年开始,浙江选择11个市县开展了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着眼健全党领导下的选人用人科学机制进行许多有益探索。在严格干部选拔标准上,强调为官先修德。指出“才为德之基,德为才之帅”。在习近平同志指导推动下,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将“德”纳入干部考核考察“硬指标”,开展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试点,推动形成选人重德、干部尚德的良好风气。在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上,强调使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指出“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2005年,在习近平同志指导下,浙江部署开展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试点工作,淡化单纯经济指标增长,注重绿色GDP考核和群众评价,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坚决防止“四唯”上,强调纠正干部选拔中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倾向。(待续)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汪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