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以“民声定民生”,以“实干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03-20 09:17:10

□徐晨峰

近日,人民网开展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网民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其关注热度位列榜首。从助力青年群体发展,到“一老一小”群体权益保护,再到拓宽社会救助体系......以两会为窗口,中国式民生保障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这种“以民声定民生”的做法,落点对准的是民众的真实需求,背后是始终不变的为民初心。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就业问题作为民生重点,成为委员代表们提案议案的核心议题之一。当前,我国青年劳动力规模达3.2亿,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中青年占比超七成。面对青年就业压力、产业升级阵痛等现实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成为青年就业的“护航员”,既要走进高校宣讲就业政策、分析行业趋势,也要深入产业园区挖掘岗位需求、搭建对接桥梁,帮助青年跨越从“校门”到“厂门”的认知鸿沟,让青春梦想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异彩。

过去一年,一些地区以“一餐一饭”“一教一养”为切口,加快破解老幼难题,通过将“银发餐桌”嵌入社区养老驿站,切切实实织密助餐网络;积极构建“15分钟托育圈”,以三方共担机制让年轻父母实现“上班顺路送,下班顺路接”......这些暖心设计,丈量着社会治理的精度,更标注着民生保障的高度。关注“一老一小”,既要用脚步丈量百姓真实需求,又应以创新思维整合资源努力破解民生难题。当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温度走访老年活动中心,带着问题调研学生就学“接送潮”,就能把“政府想干的”与“群众想要的”精准对接,让民生政策落实地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民生保障的版图中,特殊困难群体始终是需要重点着墨的板块。2024年,各地通过“政策找人”机制精准识别百姓需求。例如为低保家庭失能老人建立“一人一档”照护方案,帮助困难群众将医疗救助响应时间缩短至48小时,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提供公益岗位技能培训等,种种举措让社会保障既有托底的力度,更有向上的阶梯。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当带着台账走访零就业家庭、带着岗位走进残疾人之家、带着康复资源对接重病群体,政策暖阳便能穿透生活阴霾,真正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解”。

全国两会如同春日细雨,既浸润着当下的民生关切,又滋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只有让民意心声真正化为为民惠民的实干之策,才能托举起亿万人民“稳稳的幸福”。展望未来,民生保障的脉络将更加清晰,也必将推动民生福祉迈向更高品质。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刘波 梁津玥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