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邻里助餐点”托起留守老人幸福“食”光 屏门乡积极探索农村邻里互助老年餐桌试点
发布时间:2025-03-26 09:57:23

  通讯员 胡晓泸

  傍晚,家住屏门乡金陵村水竹坪自然村的罗桂花老人慢慢踱出家门,沿着村内水泥路,走到村民詹英香家中。詹英香的家门敞开着,屋里坐着三四位老人。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等待“开餐”。

  厨房里,詹英香正忙着洗菜、切菜、烧菜,不时传出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在丈夫占志新的帮助下,没多久,老人们吃上了可口的饭菜。自去年6月詹英香家成为“邻里助餐点”以来,村里的留守老人们都如愿吃上了热乎饭。

  金陵村地处淳北偏远高山,素有“云上千岛”之称,全村有595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9人。随着留守老人逐年增多,“吃饭难”成为农村养老服务的一大“痛点”。

  为满足农村留守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屏门乡积极探索农村邻里互助老年餐桌试点,采取政府补助、村(居)补贴、慈善捐助、居民适当自付等多元筹资机制,于2024年首次在金陵村试点建设农村邻里互助老年餐桌(“邻里助餐点”),解决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老人助餐服务刚性需求。

  目前,金陵村水竹坪自然村“邻里助餐点”已覆盖周围3个自然村的28名留守老人及困难老人。根据老年人用餐需要,助餐点每日提供中、晚两顿饭,每餐用餐人数在5至8人,能让老年人吃饱、吃好,让外出务工子女放心。

  “‘邻里助餐点’既解决了留守老人的伙食问题,又进一步促进了邻里感情,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屏门乡副乡长邵泉峰说。

  85岁的罗桂花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生活,一个常常外出打工,平时独居为主。“以前一个人吃饭,想吃就做点。不想做,就热点剩菜剩饭或者简单烧点面条。”罗桂花说,因年龄越来越大,行动能力下降,做饭便成了一件麻烦事。自从村里有了“邻里助餐点”,她的日常用餐就有了保障。

  “吃饭了!”每天中午12时左右,詹英香和占志新就会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老人们围坐在餐桌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听到村里要设‘邻里助餐点’,我立马报了名。”詹英香说,她和丈夫主要是在家务农,乡里乡亲,她乐意为老人们做点事情。每次老人来吃饭,都把自家种的葱、白菜、蒜苗、萝卜等各种蔬菜“贡献”出来,她负责加工。身体好的老人还帮忙烧锅、下面条,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大家在这里“搭伙”吃饭,互帮互助的,很热闹也很温馨。

  “在农村,不会做饭或者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做饭的老人,经常吃没有太多营养的面条、馒头,长期下去,老人身体受不了。”詹英香的丈夫占志新是个热心人。时间久了,大家处成了家人,谁不吃鸡蛋,谁不吃蒜,他们都记在心里。

  “夏天,有10来位老人来吃饭。冬天天冷,有条件的子女会把老人接去身边,来吃饭的就少一些。附近几个小自然村也有老人需要送餐,我们每天两餐免费送到老人家里。没有特殊情况,每月都是全勤做饭。”詹英香说。

  “邻里助餐点”只是老年助餐服务的一个缩影,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就餐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助餐服务,提升偏远山区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我县还将发挥公益慈善力量,公开募捐老年助餐项目,为高龄老年人、经营困难的公益性老年助餐点及农村邻里助餐点等提供帮助,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吴若虹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