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不仅是春意盎然的象征,更是寄托思念、传承文化的重要时刻。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那么,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又留下了哪些千古名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与智慧吧。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传统节日,也是自然节气点。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此时冬天已去,天气清朗,四野明净。
清明节的源头可追溯至周代的寒食节。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时,忠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后来,重耳即位后,未能奖赏介子推,导致介子推隐居深山,不愿接受封赏。晋文公焚山逼其下山,不料介子推宁死不出,最终葬身火海。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全国禁火三日,此后逐渐演变为寒食节,后来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成为今天的清明节。
如今,咱中国人过清明节那可是多种多样,从扫墓祭祖到踏青游玩,从饮食习俗到诗词文化,她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思念,左面这张图几乎囊括了过清明节的所有内容。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诗人笔下的灵感源泉。许多经典诗词描绘了清明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先人的追思和对春天的感悟——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日对酒》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这些诗句或伤感、或思念、或寄托情怀,充分展现了清明节的文化韵味。尤其杜甫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简直刻进咱中国人的DNA,成为雨幕中的生命哲思。还有高翥那句“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用诗意表达着国人的生死观,每每读起,都让人伤感惆怅。
当清明的细雨浸润大地,我们不仅在祭扫中追思先人,更在踏青时拥抱新生。这个跨越几千年的文化节日,如同四季轮回般生生不息,既镌刻着“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又焕发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光芒,成为中华文明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密码。
(记者 刘波)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汪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