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春笋破土而出,成了餐桌上的“顶流”
虽然美味,食用也需要注意哦!
发布时间:2025-04-25 09:04:07

春和景明,大量春笋从大地里破土而出,春笋成了餐桌上的“顶流”。春天尝鲜是好事,但记住春笋一定要“少吃多餐”,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胃肠弱的人,别为了一口鲜,把自己送进急诊室!

  最近,54岁的张阿姨每天换着花样做春笋——油焖笋、腌笃鲜、笋烧肉……没想到吃了3天后,突然觉得胃里像“冒火”,吃了助消化药也不管用,接着开始恶心呕吐,吐的东西带咖啡色,大便也发黑。家人赶紧送医,一查竟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无独有偶,62岁的李爷爷有老胃病,最近馋春笋连吃几天,突然肚子痛得直不起腰,送到医院时已经胃穿孔,幸亏手术及时才脱险。李爷爷直拍大腿:“早知道这么危险,说啥也不贪吃了!”

  为何吃春笋会引起消化道出血?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介绍,春笋含有高纤维素,可以导致胃粘膜损伤,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消化系统疾病。一般人吃适量春笋可以促进肠蠕动,有益健康。一是笋内有一种独特的白色含氮物质,这种物质构成了竹笋的清香,能够激发食欲,促进消化。二是通畅排便,预防便秘。笋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增加肠道内水分的储存量,促进肠胃蠕动,进而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其更易于排出。三是低糖低脂,可减肥瘦身。每100克笋的热量仅为25大卡,属于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食品,食用后可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

  春笋好吃,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吃。首先,笋内含有大量草酸,容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不易被肠道吸收,长期大量食用笋,影响人体对钙的正常吸收。其次,笋富含的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大量堆积,会导致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打嗝、反酸等不适症状。再次,过量食用笋,所含的成分可能会干扰人体对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等的吸收和利用。另外,笋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会诱发过敏反应。所以,在享受其美味的同时,要注意适量食用,合理搭配其它食物,确保健康与安全。

  健康小贴士:

  1.过敏人群禁食;

  2.禁忌暴饮暴食;

  3.禁忌与羊肝搭配: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A,不利于食物营养的补充;

  4.禁忌与高蛋白质食物搭配:比如豆腐、羊肉、鸡蛋等;

  5.胃肠疾病患者禁食:胃溃疡、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6.结石患者禁忌食用。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