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天地中,县育才学校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近日,两张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医学院的喜报,如春日的惊雷,在职业教育领域炸响——23届毕业生姜梓嫣、高兴同学在世界职业学院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健康养老照护项目中荣获银奖!这一喜讯不仅是对学生个人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县育才学校高质量育人成果的高度赞誉。
亮眼的数据是学校高质量育人最有力的证明。2024年,县育才学校在升学方面成绩斐然,本科上线41人,实际录取42人,本科上线率高达20.74%,其中11人位列全省100名以内,1人被浙江工业大学录取,护理专业更是有1人排名全省第二。护理专业的本科人数位列全省第四、杭州地区第一,专科上线率100%,职高生直接就业率也达到了100%。护理专业办学11年来,已招生1780余人,毕业1020余人,其中116人考上本科院校。这些数字背后,是县育才学校紧紧抓住国家“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大力促进中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和就业创新发展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县育才学校以“改革谋发展,创新提质量,推动学校新一轮发展”为目标,在“专业转升,文技双重,理实一体,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的中职教育办学思路指导下,积极推动“五创”提质培优创新活动,为中职学生“人人出彩”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职业教育的赛道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加速度。
专业转型升级:
打造特色专业品牌,锚定发展新航向
办学初期,县育才学校怀揣着“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读上高中”“让更多的职高生高薪就业”的朴素愿望,开设了与旅游、酒店相关的服务业专业以及与工厂合作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全部输送到合作企业就业,帮助众多职高生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2008年,学校开始尝试个别专业的高考之路,迈出了探索职业教育升学方向的第一步。
2012年,随着千岛湖康养产业的蓬勃兴起,县育才学校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经过两年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2014年,学校果断开办护理专业;2020年,紧跟时代潮流,开设“中高职一体化、五年一贯制”舞蹈表演专业;2024年,又新增医药药剂专业。为了与千岛湖中职学校实现错位发展,学校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停办部分同类专业,保留烹饪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并将这些专业全部升级为参加高职考专业,仅保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中职毕业直接就业专业,将发展重心转向“让更多的职高生高学历就业”,为中职学生搭建起“升学与就业并重,人人出彩”的美好共富之路。
如今,医药护理、医药药剂和舞蹈表演专业已成为杭州地区的特色专业,吸引了周边县市和省内多所学校慕名前来考察学习。学校更是将专业发展方向精准定位在打造“医药卫生大类”精品特色专业品牌上,以特色专业品牌为引擎,推动新时代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专业建设的道路上,县育才学校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用特色专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点亮明灯。
生本高效课堂:
构建活力教学模式,点燃学习新热情
相当多的中职学生对课堂学习存在“三怕”:一怕数学课的枯燥深奥,二怕老师“就知识教知识”的单调教学,三怕“一人讲到底”的沉闷授课方式。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县育才学校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突破口,在重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打造师生互动的高质量课堂,向“生本课堂、精准课堂、高效课堂”要质量。
每年暑期,校长胡卫平都会亲自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或亲自授课,或邀请专家前来分享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2024年暑期,胡卫平校长为全体教师讲授“四步六度教学法”,深入诠释“生本课堂”的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和德育观,引领教师们追求有温度、有梯度、有宽度、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的精准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得更多、悟得更透,也让教师们的“理实一体”课堂教学研究更高效、更深入。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着严格且扎实的“三必三实”要求。“三必”即所有教师每年必考课堂教学常规和新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新老教师必须结对相互学习,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新教师必须在一个月内开设一次汇报课,检验教学成果,快速成长。“三实”则体现在每学期至少开设10堂以上扎实的可推广的“观摩研究课”“公开示范课”,为教师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按“1:1”扎实开课,确保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技能的提升;“理实一体”扎实深入,让学生真正学到今后从事本专业所需的真本领、真技能。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学校党支部与县第一人民医院党委结成企校联盟,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现场实习机会,增强他们的实操能力。在县育才学校的校园里,录播教室成为师生们创新教学的前沿阵地。中青年教师在这里开课,展示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骨干和师傅在这里传授经验,引领教学方向。学生们在录播教室里分组讨论、上台表演、在电子板上演示,人体模型也被搬进教室,配合实物教具学具和电子屏幕,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要点。轻音乐中,原本枯燥的文化课和理论课变得生动有趣,录播教室也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育才的“翻转课堂”。
教室和实训室同样充满活力,示范课、公开课频繁开展,听课老师常常挤满教室。有些课程还由学生干部按照学校德育处设定的项目自行组织上课、研课和观摩,这种“项目式”学习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知识。学校对现代实训设施设备的建设和利用也毫不含糊,崭新的烹饪专业实训室、豪华的药剂专业实训室、省级舞蹈表演基地、县级红十字护理救护培训基地以及计算机应用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室等,每一个实训教室都成为师生“理实一体”教学创新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在操作中提升技能水平。
“博爱”校园文化:
厚植特色文化底蕴,滋养成长新土壤
多年来,县育才学校将“博爱”确定为特色校园文化,始终将新时期的“博爱”精神贯穿于师生的日常教育中,精心打造适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博爱”特色校园文化。如今,学校已成为浙江省红十字博爱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和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特色校园文化学校”。走进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博爱”文化的浸润。与“博爱”相关的公园装饰、石文化、宣传橱窗、文化角、文化墙,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内容新颖,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向师生们诉说着“博爱”的内涵。
学校围绕“人道、仁爱、奉献、合作、互助、宽容、和谐、奋进”的博爱核心文化,总结并实施了“用大爱润育奉献精神、用挚爱滋养家国精神、用仁爱润泽‘品性’与‘能力’、用心爱启迪智慧和情感”的博爱理念,规划了“育人生最贵之道德,学奋斗最实之技能,打造博爱求知的师生团队,建设和谐奋进的美丽校园”的发展愿景。根据这些理念和愿景,学校明确了适合自身博爱教育的基本内涵:传承与践行博爱思想,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融入博爱的思想光芒之中,让师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验博爱情感,理解博爱内容,形成博爱精神,优化博爱品质,充分彰显博爱的教育魅力。
基于此,学校确立了“博润育秀,爱雅美才,人人出彩,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报恩社会,热爱人生”的博爱价值观和“求知乐园,创业平台,和谐校园”的办学宗旨,坚定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真正成为‘省内领先,市内一流’的民办精品特色职业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明确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这些简明务实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共同指向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创设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现代中职教育生态。县育才学校的“博爱”特色校园文化也得到了国家、省市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素质教育:
促进全面个性发展,绽放青春新风采
未来的国家建设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虽然以“职”为本,但也高度关注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提升和个性化发展。县育才学校深知这一点,在按规定开设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同时,全面足量开设体育、音乐、书画课程,并组建了田径、书画和专业舞蹈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他们的个性特长需求,让学生们在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之余,能够尽情发展文体艺术特长。
学校的“两课两操一活动”从不间断,乒乓球、篮球、排球等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校园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每年的高校新生体质测试中,学校曾荣获全省第一,且连续多年位列前十,充分展现了学生们良好的身体素质。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拉丁舞、民族舞省市县各类表演竞赛中表现出色,曾代表县教育局参赛获得金奖;在省市县个人项目和特长比赛中,每年都有学生斩获佳绩。爱好书画和音乐的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也常常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在市县阅读、作文竞赛中,县育才学校的学生同样表现优异,获奖率颇高。在县育才学校,民办中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动实践。
德育载体:
创新育人实践形式,培育时代新人
在县育才学校,主题班会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们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学生干部自行备课、学生自行主持,以“博爱”礼仪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轮番上演,“博爱安全之礼—防诈骗”“博爱乡春之礼—与春相伴,逐梦前行”“博爱规范之礼—明礼修身,弘扬美德”“博爱励志之礼—我会理财”等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教育意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建设者,加强社会实践对于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县育才学校专门培育了“淳安县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育才学校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队”“育才学校国旗礼仪护卫队”“淳安县红十字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等多个志愿服务队,这些志愿服务队成为学校社会实践性德育的重要载体。学生们走进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奉献中学会关爱他人、回报社会;国旗礼仪护卫队的学生们,以庄严的姿态守护国旗,培养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红十字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们,学习急救知识,传播救护技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价值。
早在10年前,学校就针对部分中职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专门建立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学校也因此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心理辅导站”,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温暖、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中职学生未来将直接进入职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是他们立足社会的根本。县育才学校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创新德育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学雷锋,争做新时代文明人”活动、“热血青春”献血活动、争当“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和服务“空巢老人”志愿者活动,以及励志性的开学典礼、“人人出彩”总结表彰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职业教育周、技能节、送考活动、国庆“感恩”演唱会、元旦汇演、体育节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博爱”精神、感恩之心与服务社会的意识,提升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每年暑期的7天军训,是县育才学校极具特色的德育载体。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每天都有充满博爱励志、增强自信、锤炼学生意志品德的“不一样”的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蕴含着深厚的教育意义。从站军姿、踢正步的严格训练,到团队协作游戏的默契配合;从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的精神洗礼,到感恩教育活动的情感升华,军训成为了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历炼,让他们在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和团结。
通过不同的抓手和载体强化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县育才学校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县育才学校正以五项创新为强大动力,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书写着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为中职学生的未来点亮希望之光,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汪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