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5月1日,凌晨四点半,千岛湖中心湖区笼罩在一层氤氲的晨雾中。几天前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叶志清,驾驶着小摩托艇悄然离开了“淳鱼航母”,独自前往另一片水域侦查鱼群。
摩托艇划开的尾浪在湖面上留下转瞬即逝的痕迹,就像他三十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坚守。“鱼群不会因为节日而改变作息,节假日的湖面和平常一样要起网。”叶志清说,在他的日历上,除了春节,几乎从未标注过其他节日。
这份“以船为家”的职业,早已将叶志清的身影与千岛湖的碧水融为一体。而这一湖水的清澈,也恰如他的劳动者底色——无需藻饰,自见初心。
三十浪涌淬炼荣光
“我的座位号是9排25号,位于前三区正中间。”2025年4月28日上午,叶志清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当他踏上鲜红的地毯时,这位在湖上漂泊了三十余年的老渔工,第一次感受到了脚步的沉重——不是鱼满仓时渔网的重量,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敬意。
侦查鱼群回来,叶志清成了队里最后一位用早餐的人。一边吃着简单的饭菜,他一边向记者讲述在北京受表彰的过程。
“我挺直腰板端坐在座位上,目光一次次掠过会场中央熠熠生辉的会标。广播里传来三次倒计时提示:20分钟、10分钟、5分钟……”叶志清说,每一声报时都让他的心跳加快一分。而当《欢迎进行曲》响起的那一刻,在湖上风雨无阻的他,竟发现自己的视线已然模糊。“能在这样的地方多待一分钟,都是我一辈子的光荣。”
湖畔长大的叶志清从小就喜欢捕鱼。1986年3月17日,叶志清至今清晰记得那个日子,那是他第一次参与捕捞一队的捕捞作业,第一次看见网中群鱼狂舞的壮观场景。他瞬间爱上了这份工作,但不承想,这就是他的一辈子。
“从一个捕捞队的临时工到全国劳模,对我这个农村娃来说,真的是做梦都想不到。”叶志清坦言,捕捞队不仅常年漂泊在湖上,工作辛苦还要经受酷暑严寒的考验,而且业余生活比岸上枯燥单调许多,他起初对捕鱼的新鲜感,在几个月后就随着船上照明用的煤油灯化作了青烟。“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有好多的同事中途离开,不是吃不了苦,而是耐不住那份寂寞。”
20世纪末,由于千岛湖渔业资源面临枯竭,捕捞一队生产作业难以为继,此时正承担生活重压的叶志清也曾写好了辞职信,但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坚守。而后,随着千岛湖三年封库休渔政策的实施,“淳鱼航母”重新起航。叶志清也从普通渔工一步一步成长为这艘“航母”的掌舵人。
“这么多年,是坚守的信念在支撑我。坚守这两个字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此外还要有创新,创新才是坚守充满活力的源泉。”近年来,叶志清从网具改进、设备更新、创新作业流程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至今已开展技术攻关和革新项目30余项,拥有国家专利2项,比如由他参与创新设计的活水船舱内装置升降机,让活鱼“乘”电梯游进静养网箱,解决了人力拉网的劳动强度问题,提高活鱼质量;通过旧船改造,安装集污箱,截污纳管,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叶志清淡水捕捞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淡水捕捞技能大师工作室。
此外,叶志清还积极组建捕捞技术输出与服务团队,先后赴江西阳明湖、云南大理洱海等地开展捕捞技术服务、生态调控等,使巨网捕鱼得到传承和发扬。
勋章在左渔网在右
“我一辈子只会干捕鱼这一件事,也只想要专注做好这件事。”上午10点,在起网作业的间隙,躬身坐在船头缆桩上的叶志清用平静的语言对记者说。湖风雕刻的脸庞上,眼角皱纹比同龄人深些,这是他常年眯眼辨鱼群的印记。
捕捞一队的捕鱼作业被称为巨网捕鱼,这是一项需要精心准备和深厚经验的工作。千岛湖水域辽阔,作为一名“捕捞能手”,必须了解鱼场环境、鱼的习性、水下状况以及熟练掌握捕捞工具,而且需要经过多个生产环节。
“过去没有专业探鱼设备的时代,都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和观察来寻找鱼群的。比如夜晚通过鱼群起跳的水花声判断鱼群的种类,天亮后就观察水花的形状、细闻鱼腥味来判断鱼群的位置……”聊到捕鱼技术的话题,叶志清明显变得更有兴致。“这些绝活首先要靠老一辈渔工指点,然后自己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慢慢磨出经验来。”
侦查鱼群是千岛湖巨网捕鱼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起网则是最吃力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多年来,叶志清始终保持着“战斗员”的姿态,与捕捞员工同吃、同住在船上,一同工作在水上,风里来雨里去,在“渔工号子”中,将一网网千岛湖有机鱼送进活水运输船的鱼舱。
初夏的千岛湖,烈日炙烤下的水面温度已飙升到30多摄氏度。身穿齐腰下水裤的叶志清和大家在短暂的休息过后,开始了当天最后一次起网。
“总共3万公斤活鱼,基本可以保证千岛湖有机鱼‘五一’期间一天的需求量了。”乘船返回队部时,之前一直在忙碌的叶志清静静地坐在船帮上,一点也看不出他刚走进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受过表彰,也没有因为这是一个属于劳动者的特殊日子而与往常有所不同。
“其实荣誉就像网浮子,浮得再高,根还在水里。”叶志清直言,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全国劳动模范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捕捞一队这个风雨同舟的大家庭、对千岛湖发展集团深耕渔业产业链、对淳安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充分肯定。“对我个人而言,劳动模范这枚勋章就像湖面上的闪光,它真正的价值是鞭策我加倍努力,继续投身三十多年的平凡实践,践行好千岛湖保水渔业,为淳安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此之前,在叶志清的带领下,捕捞一队将支部建在船上,让党旗飘在船头,捕捞一队也因此荣获“中央企业第一批基层示范党支部”“杭州市劳模集体”“浙江省优秀QC(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回到挂满荣誉奖牌的队部,忙了一上午的叶志清趁中午就餐的时间,和同事敲定了下一个渔场。很快,“淳鱼航母”在离港的汽笛声中,缓缓驶向转场目的地。而整个下午,叶志清又带领同事用近万米长的渔网,完成了新渔场鱼群的合围。一场新的巨网捕鱼又将开始。
夕阳西下,这是叶志清获得全国劳模称号后的第一个劳动节,也是他在千岛湖上坚守39年的缩影。这一天,他依然如往常一样忙碌,用行动诠释了勋章最深邃的含义——真正的荣耀不在聚光灯下,也不在掌声雷动之中,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以及那生生不息的希望。
远处,新围好的渔网浮标随波起伏,像一串省略号,标记着叶志清未完的航程。
勋章在左,渔网在右。
(转自《杭州日报》)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刘波 马峰明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