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方杰 通讯员 方凯
5月13日,屏门乡朱家坞基地的60余亩浙贝母迎来丰收季。这是该乡创新实施“一季稻+浙贝母”轮作模式取得的又一成果,通过盘活冬闲田,实现了“春采贝母秋收稻”,每亩综合收益近万元,走出了一条“藏粮于地、藏富于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朱家坞基地,20余名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贝母。锄头翻动间,洁白饱满的浙贝母纷纷破土而出。“我们早上六点开工,一天能挣110元,活儿也不累。”屏门村村民管忠花边采收边告诉记者。一旁的秋口村村民汪长英补充道:“从家到田里就十几分钟路程,挣钱顾家两不误。”
浙贝母作为常用中药材,全国年需求量约1.2万吨,且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面对这一广阔市场,屏门乡立足山区实际,创新推出“水稻+浙贝母”轮作模式:每年6-9月种植水稻保障粮食生产,10月至次年5月栽种浙贝母提高效益。
“我们乡里为了破解土地碎片化、闲置化的现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零散耕地整合成标准化生产基地。”屏门乡副乡长洪俊成介绍,为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屏门乡构建了“土地流转+就业务工+产业分红”三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数据显示,朱家坞基地的60余亩浙贝母今年已带动村民增收20多万元。“既守住了粮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洪俊成说。
经过两年培育,如今,屏门乡浙贝母产业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下一步,该乡将乘势扩大产业规模,新增种植面积220亩;同步推进与浙农集团、县农发集团的种苗基地项目洽谈,希望通过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将前期产出的浙贝母作为优质种苗进行保育扩繁,逐步完成从原料种植向种苗供应的产业升级迭代,把浙贝母产业打造成屏门乡支柱性产业。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余程耀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