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健康是享受幸福的基本前提,也是开创未来的现实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而保障人民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持续努力。在这一点上,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始终目标坚定、步伐铿锵,以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为载体,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日益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在不断优化的诊疗技术中,在智慧医疗的扩面升级中,在融洽的医患关系里,淳安人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还正朝着“不得病、少得病”的美好愿景靠近。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矢志推进保障人民健康的系统工程,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首2024年,淳安一院自觉对标对表,锚定优质共享,以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为载体,借力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以“国考”指标为抓手,引人才、强学科、优服务、提质量,高水平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科研学科技术攻坚,努力建成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的人民医院,助力健康共富。
党建引领 完善管理提升医患“双满意”度
党建、业务双融合。顺利完成院党委及二级支部换届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带动群、团建,布好“二级支部+共建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站点+基层分院”的健康网格,不断深化医校共建、医企共建内涵;与19所驻镇学校、9家企业开展党建共建工作,2024年,“船头微医院”党建品牌登上学习强国、浙江卫视,得到极大关注和认可。
“双满意”提质增效。制定“深入推进双满意提升工程”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开展“遇见文明”短视频大赛、“520”职工关爱日、“三抓三促助满意”演讲比赛、暑托班等10余项文明“软实力”专项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让患者满意、让职工幸福”的宗旨。持续开展“双满意”提升之健康大讲坛活动,组织医护人员进村入户,开展送医上门、疾病筛查等工作,特别是针对家庭困难、条件特殊的人群,医院上门送医送药送健康。组建专业医师对体检报告中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就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自我管理进行指导。2024年,共举办活动80次,服务8480人次。
建设清廉医院。推行清廉医院建设网格化管理,建立纪委书记-纪委委员-党支部纪检委员-科室廉情网格监督员“四道防线”。完善制度建设,出台《医药代表管理制度》,细化线上接待预约和现场接待时间、地点、内容及违规处罚方式;结合县委巡察、外部审计,完善廉情预警机制,修订中层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廉政档案管理、收受“红包”回扣处理等制度;2024年以来,共修订完善医院纪检监察相关制度25项。抓好监督考核,建立内外融合、多方联动的清廉医院建设综合监督机制;设置纪委书记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医患办等医患沟通和信访接待渠道。
技术破壁 对标“三甲”建设高水平医疗体系
体制机制科学高效。高质量推进“三乙”创建。围绕淳安县高水平医疗体系建设及三甲能力提升细化方案,细化任务、压实责任,2024年4月、12月,两次经省人民医院专家模拟评审,县一医院总体指标达到三乙标准,2025年1月高分通过市卫健委预评审,3月接受省质评办专家实地调研。I类指标全部达标;Ⅱ类指标综合管理26项达标;三类指标A达到30%,B达到77%,C达到97%;16个科室技术病种达“三乙”标准,其中8个达三甲能力。高标准建立医疗中心。稳步推进急危重症、肿瘤防治、微创手术三大县域医疗中心建设,以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救治中心建设作为急诊急救服务体系突破口,通过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完善急救网络,开启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重症救治“三位一体”绿色生命通道急救模式。三大救治中心于2024年6月成功通过省卫健委标准化验收,胸痛中心经救护车转运的STEMI患者心电图传输、STEMI患者DtoB时间<90分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60分钟内接受静脉溶栓比均达100%。高效能建立转诊通道。借助淳安县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双向转诊平台、24小时微信工作群转诊平台,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县域分级诊疗体系,实现转诊流程简化、服务全面覆盖。
基建设备扩容提质。医疗设备升级加速,优先配置功能适用、技术适宜、节能环保设备,重视资源共享。2024年,共采购医疗设备69台,目前已配备ECMO仪器、人工心肺复苏机、颅脑定向仪(包括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电子超声内镜、4K高清腹腔镜等设备。启用新住院综合楼,与原有诊疗区域实现相互补充、整体联动。投资1800万元实施医院功能提升及基础配套工程,改造提升皮肤治疗中心、病理中心等诊疗环境,优化医院功能布局,持续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投入120万元对120急救分中心进行数字化、标准化改造;住院、体检、辅助检查等服务实现扩容提质。
智慧医疗扩面增效。建立三级管理架构,完善出院患者随访和“浙里”护理工作。2024年,建立个性化专病随访SOP35项,完成随访47716人次;完成“浙里护理”工单662例,被评为杭州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优秀团队。积极开展数字护联试点项目,监护仪数据直接导入护理病历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6个病区的“数字护联”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创新赋能 引才育才医教研一体化发展
培育重点学科。打造专科特色品牌,着力提升急危重症、疑难杂症救治水平。2024年,成立血管外科蒋劲松等名医工作室4个,建立“淳籍”名医工作室,开展ECMO、房颤射频消融等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其中6项填补我县技术空白。截至目前,呼吸内科等8个专科技术病种均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技术病种要求。肿瘤外科学、心血管内科学通过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终期验收。消化内科入选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重症医学科入选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学、呼吸病学2个学科成功入选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肿瘤学、创伤急救学、妇幼保健学、骨伤康复学4个杭州市区域共建学科通过验收。骨科、消化内科等9个重点学(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增效,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6大县级重点学科成效明显。
深化科研教学。建立院内科研小组,“山海”专家一对一帮扶提升人才科研项目管理能力,深化与温州医科大学、杭州医学院等院校合作,完善医、教、研协同模式,强化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创新。2024年,发表一二级论文60余篇,SCI论文15篇;立项省医药课题5项,省中管局课题3项,省医学会项目6项,省药学会项目2项,市卫健委课题18项,市科技局引导项目4项,县生态产业区项目3项,县级课题25项,揭榜挂帅项目4项,科研总经费达399万。省级“博士后”工作站通过中期验收。
培优人才队伍。优化高层次紧缺医学类专业人才引进政策,全面推动落实“万医进修”和“湖海”行动。2024年,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10人;完成认定杭州市人才23人,认定淳安县人才48人,申请人才政府津贴40人、人才提质补贴25人;共选派28名医疗骨干赴上海、杭州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