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王巾豪 见习记者 方利峰 通讯员 王鸿钢
7月12日,在大墅镇大墅村文化礼堂广场,水花激扬,锣鼓喧天,以竹为骨、笋壳为鳞的大墅水龙在水幕下翻腾起舞。舞龙队员们在水雾弥漫间呐喊,进行串尾、八字绕龙、摆龙舟等精彩表演。
据了解,大墅村建村已有1000余年历史。水龙节源自农历六月十八水龙帮助当地乡民求雨成功的传说,表达村民期盼“水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景,后逐步形成了“六月十八舞水龙”的传统习俗。
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大墅舞水龙的传统只停留在老人口中,水龙制作技艺逐渐失传。2024年,浙江省全面推动文化特派员工作。县级文化特派员到大墅村后,对水龙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与文旅融合开发。今年,通过文化特派员项目的支持以及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大墅村“六月十八舞水龙”传统民俗活动得以重新恢复。
当天除了舞龙表演外,还安排了手工龙灯制作、水龙集市以及混水摸鱼、打水仗、跳房子等趣味游戏,吸引参与体验人数达千余人次。其中,水龙集市、农特产品售卖实现旅游收益5万余元,品牌打造初显成效。
“‘水龙’腾飞,是我们深耕文旅融合、借力文化特派员制度结出的甜果。它生动说明,深挖乡土文化‘富矿’,以创新思维驱动转化,传统民俗完全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大墅镇大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敬礼说。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义永华 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