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踏访东北抗联密营遗址 感悟艰苦奋斗精神(中) 一块石碑记录了执纪如铁——严兵先严官,严官先严将
发布时间:2025-08-01 09:57:58

蒙蒙细雨中,通往吉林省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路,崎岖泥泞,异常难走。

深深浅浅的脚印里,记者仿佛看到当年那支军纪严明的队伍穿梭在密林中,艰苦奋战而不溃散;如烟似雾的细雨中,记者恍若听到抗联将士齐声唱响《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正确的革命信条要遵守,官长和士兵待遇都要平等;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

“东北抗联各部队十分注重严格执行军规军纪,始终坚持正风肃纪、违纪必究、执纪必严。”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孙太志介绍,1933年9月18日,就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第一部法规《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暂行规则》制定颁布。

记者随孙太志来到通化县兴林镇,这里有块“杨司令站岗地”石碑。一个当地群众家喻户晓的故事,让记者肃然起敬。

那年冬天,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抗日游击根据地——金川河里地区的犟眼子沟,杨靖宇因为洗脸时自己的配枪离了身,违反了他立下的“枪不离身”的纪律要求,于是他自罚在风雪中站岗。

漫天风雪中,杨靖宇到最前沿的第一道岗哨站岗,脸被冻得变色,双脚冻得发麻。将军严明的纪律观念和严格的自律意识,深深地感染了官兵。

“杨靖宇、赵尚志等抗联将领将艰苦奋斗融入纪律之中,同时又把铁的规矩作为发扬这一精神的重要保证,严肃惩治各种不良倾向。这对我们当前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孙太志说。

在吉林省档案馆,记者查阅赵尚志在1937年写的《关于整饬军队纪律问题给各师负责同志的信》和两份相关文件。里面清楚记载:赵尚志首先进行自我批评,深刻检查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随后严厉指出有的军师级干部随意支配战利品、借故支用公款等问题,对情节严重的进行了严肃处理。

档案虽已微微泛黄,但字里行间指名道姓批评的“辣味”溢出纸面。

严兵先严官,严官先严将,我军治军之道始终如一。

与之呼应的,还有东北抗联领导人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里记录的一个案例:抗联部队一名年轻干部,多次贪墨公款公物,用于个人吃喝、享乐,且金额之大,在部队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后经士兵代表会议审判,被处以极刑。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优良作风在这片黑土地上一脉相承。

解放战争期间,一封锦州前线发来的电报中,有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却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当时,锦州乡间的苹果已经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

后来,毛泽东一生中至少3次提到“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用“吃酸菜”和“不吃苹果”两个典型事例,再次向党的高级干部阐述了坚持“两个务必”的重要性。

今日辽宁,苹果产业如火如荼。习主席视察辽宁时,也给领导干部深情讲起这个红色故事:“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章新建 汪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