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临岐镇梅口村:炼得百草成“绿金”
发布时间:2025-08-07 08:40:47

通讯员 王毓华

在临岐镇梅口村村落后山的密林里,有一个淳六味仿野生种植基地。清晨,基地负责人朱小忠蹲在山坡上,小心翼翼拨开枝叶,形似生姜一般的块茎头露出泥土,“这就是黄精,种在树下,不用打药,五年后能变成真金白银。”

树林下的金库

村民实现人均增收3万元

“淳六味”是我县重点发展的道地药材品牌,指的是山茱萸、掌叶覆盆子、白花前胡、黄精、重楼和三叶青等六味药材。

朱小忠承包下村里700余亩的山林,其中有500余亩用于种植黄精。“黄精从种下去到收获需要五年,目前已是第三年。”

要想不被野草“吞噬”又有好品质,林下黄精需要更多人工的精心养护,朱小忠去年招了30多位村民除草施肥,发出劳务费近40万元,“这些老人实打实揣兜里的现钱,比子女寄回的生活费还厚实。”

位于梅口村内的国家储备林种苗示范基地,为“药香”产业全面起势提供了强力支撑。该基地一期引种姜型多花黄精种苗120万株,二期引种淳六味中药材160万株。“今年,我们新建设完成了中草药展示区,未来将在这里开展青少年中草药文化的科普研学活动。”基地负责人唐为良表示。

近年来,围绕“百草临岐中药强镇”发展目标,梅口村先后流转土地65亩,建成高标准中药材育苗基地,林下套种中草药仿野生黄精1500余亩。村委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中草药种植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又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实现了“三赢”局面。

“目前,依靠中草药种植,村里人均增收达到3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中草药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预计村经济总收入将实现新的跨越。”梅口村党支部书记方国军说。

守住药香与稻香

梅口村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新模式

去年11月,当最后一批彩稻“彩线香糯1号”收割完毕,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赵永钦教授带着自动播种机开进梅口村的田地,身后村民麻利地撒下元胡种子。

“水稻归仓,药草登场。”梅口村党支部副书记郑全青介绍,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此建立示范基地,“稻药轮作”让梅口村265亩农田实现“一田双收”,元胡、浙贝母等“浙八味”药材,也正成为村里发展的“绿色黄金”。

目前,梅口村正积极探索着农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中草药和农耕文化被收录在“农耕文化馆”里,六十年代的碾米机与山茱萸、黄精组成的草药龙共述着村子的“农事进化史”;水稻撒肥之际,全能型水稻种植大户海军操纵着他的无人机,在轰鸣中撒下三千斤肥料,方国军和海军商量着拿出几块水稻田,今后要做丰收节的体验活动。

今年5月,梅口村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利用这一契机,在中草药产业带动发展的基础上,梅口村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的设计开发,实现让村民们兜里有钱,生活更美。”方国军说。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章新建 马峰明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