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踏访平型关:聆听胜利的回响(上)
发布时间:2025-08-14 12:32:25

神州大地,关山重重,重重关山。

然而,有这样一座关隘,并非因其险峻或恢弘而闻名,而是因一场胜利,被赋予了超越地理坐标的永恒光辉——这,便是平型关。

回望1937年那个高粱泛红的季节,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使八路军威震敌胆,功载史册。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这里打破,全民族抗战的信心从这里冉冉升起,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这一战:“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从此,伟大的抗日战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险关,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从此,一个饱经患难的民族,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充满了必胜的希望……

仲夏时节,记者踏访平型关,胜利的回响仍在激荡。回望千年古长城,怆然、慨然、凛然的心境交织——精心垒筑的砖石,未必能成为护佑民族安宁的绝对倚靠;当自信自强的精神挺立如峰峦,当万众一心的意志汇聚成洪流,血肉与信念必将熔铸中华民族威武不屈、敢于胜利的精神锋刃。

采访途中,记者一路登山过隘。习主席2025年新年贺词中的谆谆嘱托不时在耳边回响:“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

一颗名为“信心”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芽

从平型关向东北驱车10公里,车子在一处高坡停下。眼前,一座石碑上,镌刻着“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10个大字。

乔沟,一条长约4公里的沟壑,地势险要、回旋曲折,最窄处仅容一辆车驶过。沟壑两边,是高达20多米的陡崖。

“其实很难想象,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会选择从这一险途长驱直入。”与记者一同到此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文史研究部主任毛春桃感叹,由此可见,当年的日军已嚣张到何等地步!

嚣张有因。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记者看到了一张以师为单位的抗战时期日军与八路军的兵力装备对比表,详细列出了两者差距:

马匹—日本:5849匹;八路军:0。

坦克—日本:24辆;八路军:0。

车辆—日本:262辆;八路军:0。

“还不仅是装备上的差距,当时的中国,‘恐日病’的哀嚎、‘不抵抗’的论调,像瘟疫一样蔓延。山河色变,政府和军队却无所作为的现实,沉重打击了国人的抵抗意志,更在无形中助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毛春桃向记者展示了几张抗战初期的战局形势图,代表日军的蓝色箭头长驱直入,代表中国军队的红色箭头节节败退。

平津沦陷、张家口沦陷、淞沪危急、南京危急……回望1937年,无论南北都是一连串失利,国土被不断侵占,似乎“亡国”即在眼前。

8月26日,南口沦陷,山西彻底暴露在日军面前;

9月13日,阎锡山下令弃守,大同沦陷;

9月20日,日军占领灵丘县城……

5天后,距灵丘县城西南35.5公里的平型关,日军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初战即是血战!”毛春桃引述了时任115师686团团长李天佑的回忆,“战士们勇猛地向公路冲去,然而敌人终究凶狠至极,冲上去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来。那一刻,战士们无畏生死,前仆后继地向前挺进。”

当八路军战士将刺刀捅进敌人的身体,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一个“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血肉飞溅中消散!

“先辈们用血与火铸就的必胜信念,我们应矢志不渝地继承。”这是陆军某旅战士王峰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的感言。前不久,他随部队组织的“寻根行”活动来到这里,追寻当年老部队的胜战基因。

参观中,两件展品令王峰记忆深刻——

一把残破的刺刀,见证着当时战斗的惨烈景象:子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弯了用枪托,枪托断了就和敌人扭打在一起;连长牺牲了排长上,排长牺牲了班长上,直至战斗至最后一人——685团一名战士牺牲时,双手仍死死掐住日军士兵的喉咙。

一段铿锵的话语,映照着八路军将士们必胜的决心:八路军115师在灵丘县上寨村召开了连以上干部动员会议。会议强调,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担当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这救国救民的重任!

“怀揣为祖国和人民而战的必胜信心,逢敌亮剑,不怕牺牲,没有什么神话不可打破。”王峰说。

据记载,平型关战斗前夕,下了一场暴雨。这场大雨过后,中华民族很快迎来了一场期盼已久的胜利,人们心头的阴霾逐渐褪去,一颗名为“信心”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芽。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章新建 汪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