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雯华
随着暑期正式落幕,回望假期时光,当不少孩子曾在尾声赶作业的紧张节奏中忙碌时,宁波10岁男孩俞茗楷却凭借一份独特的暑期“作业”——承包妈妈的午餐,成为网络焦点。从学校烹饪课程启蒙,到暑假在厨房大显身手,可乐鸡翅、海鲜面等佳肴频出,他的成长故事虽已随假期结束沉淀,却仍引发着关于孩子成长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孩子的暑假常被各种培训班填满,知识学习被过度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却被严重忽视。俞茗楷的经历恰恰提醒我们,生活即教育,厨房亦课堂。孩子在切菜、炒菜、调味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学会了合理规划食材与烹饪步骤,这些宝贵的生活技能,是书本知识无法给予的。当他看到妈妈满足地享用自己做的饭菜,内心的成就感与家庭责任感也在悄然生长。
这种责任感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做饭任务,让俞茗楷切实体会到父母平日操持家务的不易,懂得感恩与付出。而这份在假期里萌芽的责任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将驱使他成为有担当的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主动关心他人、回馈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想抵啥,拿菜来”的暖心回应,更是打破了传统教育对作业的刻板认知,直观地肯定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暑期实践不应只局限于旅游、参观,更应走进生活,让孩子在柴米油盐的日常、在动手实践的点滴中学习与成长。
如今,暑假已过,但俞茗楷的故事仍像一份“参考答案”,给家长和教育者们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们更应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生活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生活技能,让孩子跳出单一的知识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能从容应对生活的强者。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汪苏洁 王志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