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见习记者 周慧 记者 张渊凯 通讯员 王鸿钢
“4斤蓝龙虾发往杭州,这就为您打包好!”9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大墅镇桃源凌家村的稻虾种养基地,基地负责人刚挂断订单电话,便忙着在虾筐中挑拣、分装。阳光下,一只只小龙虾体型健壮,虾钳泛着莹莹蓝光,尽显鲜活本色。
这惹人喜爱的“水中贵族”,正是去年落户该村水稻田的淡水蓝龙虾。相较于含肉率仅15%的常规小龙虾,淡水蓝龙虾优势突出:出肉率约50%,肉质更紧实鲜美,成虾体长与成人手掌相近,是名副其实的高附加值商品虾。目前,其鲜虾零售价稳定在每斤60至80元,主要供应杭州市场。
“今年的龙虾品质、产量均比去年提升了一个台阶。”桃源凌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凌明俊介绍,蓝龙虾对水质要求极高。经过去年的探索实践,村里不仅升级改造了养殖区的进水、排水系统,还优化了投喂方案与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更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今年蓝龙虾个头普遍在一两半到二两,规格较大,预计总产量达1500余斤。”
为拓宽销售渠道,返乡大学生村官凌颖主动承担推广重任,用年轻人的方式为家乡特产“代言”。“我在小红书、抖音平台陆续发布了9条推广视频,其中浏览量最高的一条达5万人次。”凌颖笑着说,这些视频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了家乡的蓝龙虾,还吸引不少顾客在后台咨询、下单。”
蒸蒸日上的蓝龙虾养殖业,还进一步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基地日常的虾苗投放、水质管护、水草修剪等工作,优先雇佣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年劳动力。养殖高峰时期,每天有10余名村民参与劳作,每人每天有劳务收入100元。
如今,大墅镇的蓝龙虾不仅“钳”出了好收成、好就业,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随着种养技术日趋成熟、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这片稻虾田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谢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