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方汇泽 张渊凯
近段时间,在有着“浙江省蜜枣之乡”美誉的左口乡,5000余亩古枣林如绿色翡翠镶嵌山间,成了承载乡愁的“活遗产”,更成为撬动乡村共富的“金支点”。
走进左口乡瑶村的福枣共富工坊,机器与人工的协作声交织成丰收的序曲,鲜润饱满的南枣历经古法浸润,蜕变为“色如琥珀、丝若金线”的琥珀金丝蜜枣。从2011年许池民返乡创办的小作坊,到如今年产值突破200万的产业标杆,这颗小小的蜜枣,正以非遗之韵、产业之力,在左口乡的土地上书写着“枣乡振兴、百姓共富”的甜蜜篇章。
工坊内,工人们遵循古法,将新鲜南枣按选枣、切纹、糖煮、烘干、包装的工序有序加工,最终成就“琥珀金丝蜜枣”。2011年,看着家乡一片片古枣树因无人收购而荒废,土生土长的许池民辞去城里工作,毅然返乡创办杭州千岛湖花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后来的福枣共富工坊。“我生在枣乡、长在枣乡,对这枣树、枣味有太深的感情,就想办个厂,让枣农的果子能卖出去,让老手艺能传下去。”他的话语里满是对家乡的牵挂。
左口乡“琥珀金丝蜜枣”自明代起便是贡品,工坊采用的左口金丝蜜枣制作技艺传承已逾数百年,2020年获评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套技法涵盖拉丝、糖煮、烘焙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暗藏匠心,生产出的蜜枣“形如金丝,色如琥珀,个大皮薄,入口即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十余载耕耘,昔日小作坊已成长为带动乡邻增收的“大引擎”。工坊通过生产招工、收购本地青枣,已带动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发放加工费40万元,助力村集体收入7.2万元。“今年鲜枣收了30多吨,加工成成品20来吨,产值能突破200万,比去年翻了一倍!”谈起工坊的蒸蒸日上,许池民笑容里满是自豪。
这份自豪,同样写在村民许平芳的脸上。“我在这边做工,140元一天,一个月大概4000多块。工作轻松,还能照顾老人。”自去年入职工坊以来,许平芳对这份工作很是满意。
为让左口蜜枣被更多人知晓,2016年起,许池民每年带着蜜枣“走南闯北”,参加国际森林博览会、浙江省农博会、国家非遗博览会等大型农、林行业产品展会,大力推介南枣和金丝蜜枣产品。同时,他还不断升级蜜枣制作工艺,拿下4项国家发明专利。2019年,工坊研发的“沁润·蜜炼南枣露”获第12届国际森林博览会金奖;2020年,“蜂蜜花粉枣”再获第13届国际森博会金奖。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宣传推广淳安的枣文化,也会带动更多附近村民就业增收。”谈及未来,许池民目光坚定,“更要让左口金丝蜜枣恢复往日的荣光,让蜜枣走出浙江,走向全国。”
作为“中国南枣之乡”,左口乡拥有5000余亩古枣林,其中三百年以上的枣树有600余棵,最大的枣树已逾400年。蜜枣产业是左口乡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近年来,左口乡党委政府为保护这一特色产业,在蜜枣共富工坊建设、品牌打造和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出台系列政策对蜜枣相关产业基地给予资金帮扶,鼓励各村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同时拓宽枣农销售渠道,打通“产销堵点”,让每一颗枣子都能变成村民手中的“致富果”。
“接下来,我们会加强与村集体、共富工坊的联动,把乡内空余枣树统一规划管理,加大对工坊的扶持力度,推动蜜枣产业全链条发展。”左口乡党群与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洪春庚表示,未来将持续壮大蜜枣经济,让这颗“黄金果”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力量,让左口乡的共富画卷越绘越美。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章新建 汪妙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