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方利峰 张渊凯
通讯员 王亚萍
初秋时节,大下姜区域的花生迎来采收季。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碌地收获颗粒饱满的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余嫦娥高兴地说,今年使用羊粪作肥料,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提升。
看似普通的羊粪,正是大下姜推动实施花生生态种植模式的关键。2024年起,下姜村与杭州认养一头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推行“羊粪还田+花生秸秆循环利用”的生态种养闭环。羊粪作为优质有机肥,替代了部分化肥,使农药使用量降低60%,并有望在五年内提升土壤有机质15%,实现生态效益与农产品品质的双赢。
“通过羊粪改良土壤,花生亩产量稳定在500斤左右,亩均收益超过3000元。”杭州千岛湖淳夫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英杰说道。面对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的现实,下姜村引入专业企业,整合零散耕地,推动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种植。
“花生非常适合‘多田套合’模式,我们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价值。”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说,集约化经营克服了土地细碎化的制约,为产业规模化打下基础。
生态种植是产业的“根基”,品牌化运营则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下姜村实施整村品牌化运营,对花生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每年约有30余吨花生经深加工,冠以“下姜村”品牌走向市场。“统一工厂标准化加工,统一渠道销售,确保了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姜丽娟说。
品牌效应也带来了显著的市场认可度,“产品卖得好,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家对‘下姜村’品牌的信任。这里农产品丰富优质,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下姜村直播间主播余月仙感受到了品牌带来的红利。
品牌吸引力甚至引来知名直播团队选品。在“十个勤天”的一场直播中,下姜花生单品销售额突破20万元。“今年线上销售额预计超100万元,线下预计也能达到50万到60万元。”英杰信心满满。
品牌化运营不仅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双增长,更推动农产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以农引客、以旅留客”的良性循环。“我们将花生等农产品与旅游、研学相结合,吸引游客走进下姜,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姜丽娟说。
如今,大下姜花生种植面积已从零散地块发展到2000余亩。以“下姜村”品牌为依托,不仅解决村民销售之忧,累计带动村集体增收380余万元,还创造500多个就业岗位。小小花生,已成为连接生态、产业与市场,驱动大下姜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
“我们正探索一条以下姜村为先导,带动周边共同发展、实现品牌溢价的共富之路。”大下姜联合体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大下姜产业发展的核心与未来。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义永华 王志仙
最新播报
更多>>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