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周慧 方杰
见习记者田艺慧通讯员鲍杭琴
走进金秋时节的汾口镇,金灿灿的稻田一眼望不到头,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微风吹过,稻浪翻滚间带来阵阵新米的清香。不远处的育秧烘干中心里,95后张腾正专注地操作设备,确保新入仓的稻谷在烘干过程中保持最佳品质。此刻的他,早已褪去校园里的青涩模样,周身带着农田赋予的沉稳,成为了汾口镇1300余亩稻田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上学前,父亲开玩笑说‘老爸种田,儿子卖米’,那时候我就暗下决心,要学好电商,将来帮家里把米卖到更远的地方,卖得更红火。”回忆返乡初衷,张腾的语气里满是质朴的真诚。2019年大学毕业后,张腾没有像同窗那样挤入城市写字楼,而是背着行囊回到老家,接过父亲手中的农具,成了汾口镇这片稻田里最年轻的农民。
初归故里,传统农业的“痛点”很快摆在了张腾面前:人工插秧效率低、背药机打药覆盖面窄、稻谷烘干依赖天气……“想把米卖好,先得把田种好;要种好田,就得给传统农业‘换身新装备’。”带着这样的思考,张腾下定决心推进“机器换人”,让现代化农业设备扎根家乡的农田。
如今走进张腾负责的千岛湖仙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30余台(套)粮食生产机械整齐列队,宛如一支“农业装备军团”——收割机、高速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一应俱全。配套的育秧烘干中心投用后,更是彻底解决了“育秧看季节、烘干看天气”的难题。而他从父亲手中接过的600亩稻田,也在科技的助力下不断拓展,如今已扩大到1300余亩。
“以前父亲给田里打药,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才不过完成二三十亩,现在我找个阴凉的地方操控无人机,一天轻松搞定四五百亩,药剂喷洒还更均匀。”张腾说,机械化不仅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更让稻谷质量有了稳定保障,“从种到收全流程可控,每一批稻谷的品质都能精准把控”。
说起机械化带来的改变,张腾难掩兴奋。在他看来,机械化不仅让种植效率翻了十几倍,更让稻谷品质有了“稳稳的保障”:“从育秧、插秧、打药到收割、烘干,全流程都能精准把控,每一批稻谷的品质都能追溯,客户买得放心,我们卖得也安心。”
2024年,张腾的1300余亩稻田共产出稻谷800~900吨,其中一半用于粮食储备,另一半已全部售罄。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他还不忘带动乡亲增收,去年仅为附近村庄劳动力发放的工资就有60余万元。
“独富不如众富,现代农业技术不该只有我一个人会用。”怀着这样的想法,张腾每年都会在合作社定期举办农技培训班,向周边村民传授机械化种植、绿色防控等新知识、新技术,累计培训人数已超300人。目前,合作社已有7名新农人取得收割机、无人机操作证书,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
如今的张腾,每天最爱的事就是穿梭在田间地头。看着稻穗从青涩逐渐染上金黄,看着大豆从矮苗慢慢长得挺拔,张腾不仅不觉得辛苦,反而充满乐趣。“在村里生活更自由,能找回小时候在田间奔跑的感觉,干农业对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热爱。”他说,即便再选一次,自己依然会选择回家种地,让青春洒满稻花香的味道。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汪苏洁 余程耀
最新播报
更多>>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