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时政要闻
“葡萄大王”的农业匠心路 ——访上海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玉金
发布时间:2025-10-29 09:19:50

 记者  郑文彬  冯学志  张建国  邵震宇

  在上海金山的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每当葡萄挂满枝头、果香四溢,社长卢玉金总会想起父母口中那个“沉睡”在千岛湖水下的故乡——淳安茶园。这份跨越时空的桑梓情,既是他的精神根脉,更化作深耕葡萄产业、带动农户致富的不竭动力,让他从一名移民后代,成长为斩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葡萄大王”。

  2001年,经上海农科院推荐,卢玉金肩负着“带技术、兴产业”的重托,从富阳来到上海金山,接手了当时仅50亩的施泉葡萄园。创业之路却布满荆棘:因葡萄品种不适、倒春寒频发等问题,葡萄园连续3年亏损。

  “刚开始引进的品种,好多不适合这里的水土。种下去才发现不行,就得挖掉重种,损失太大了。一亩地从栽种到发现不适,最少要三年;重新种植,又得两三年。”卢玉金感慨道。

  面对空荡荡的果园和亏损的账目,卢玉金没有放弃,反而冷静复盘,找准了“品种落后、技术脱节”的核心症结。他迅速调整方向:一方面深入市场调研,锚定“优质高档葡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把果园当作家,日夜守在葡萄棚里,记录每一次温度变化对果树的影响,积累最鲜活的第一手数据。

  “零下好几度的夜里,我从天黑守到天亮,每半小时记一次温度——看温度何时降、最低多少度,还有果树受冻的临界温度。那时候没有先进仪器,全靠人工盯着、记着。”卢玉金回忆道。

  经过十多年潜心研发,卢玉金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新品种栽培技术:他引进优质品种、淘汰劣质品种,最终培育出“夏黑”“申华”“阳光玫瑰”等20多个高端品种。这些葡萄因口感清甜、品质卓越,迅速成为市场“香饽饽”,在全国、全市评比中屡获金奖,施泉葡萄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节节攀升。

  2016年起,卢玉金又通过错峰培育、精准控温等三项关键技术革新,让葡萄成熟期大幅提前,销售期从原本的一个月延长至六个月。这不仅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更显著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他始终在创新品种、坚守品质、打造品牌,每一次突破都透着匠心。他不只是做示范引领,更着力辐射带动。”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副镇长冯春欢介绍,卢玉金通过“统一组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机制”的“五个统一”模式提供管理服务,带动金山葡萄产业化联合体的860亩果园、6家合作社,共同推进葡萄生产高质量发展。

  十多年来,累计1000多户农户、1万多亩葡萄园受益于他的技术指导,挽回因种植技术问题造成的损失超8000万元。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获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标杆基地。卢玉金本人亦先后斩获“全国林业系统劳模”“大国农匠”“全国种植能手”等荣誉。今年五一前夕,更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这一国家级殊荣——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数十年深耕农业、助力共富的最佳褒奖。

  “施泉葡萄这个品牌,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吕巷乃至上海的鲜食水果高端品牌,消费者认可度极高。”吕巷镇镇长吴池亮说,卢玉金不仅带动了周边葡萄种植产业发展,还让不少村民定期来此就业增收,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尽管在上海扎根多年,卢玉金的“淳安情结”从未淡化。谈及未来,他坦言希望将多年积累的葡萄种植技术带回家乡,助力淳安农业产业升级;而他自己,也将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对农业的热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笃定前行。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义永华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