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王巾豪 方利峰
近日,梓桐镇书画院内墨香袅袅,十余位农民书画家正伏案挥毫,杭州国画院派驻的市文化特派员王爰画穿梭其间,不时驻足点拨笔法技巧。“我画牡丹总掌握不好轻重虚实,王老师一点拨,整幅画立马就生动了。”梓桐镇村民、新农人书画集市书记徐晓红握着画笔,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早在2020年,杭州国画院便与梓桐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书画为纽带搭建城乡文化交流桥梁。2024年8月,王爰画作为市文化特派员带着专业使命来到了梓桐镇杜井村。经过多轮实地走访调研,他敏锐察觉到当地书画文化的深厚潜力——既有农民画家“放下锄头拿画笔”的质朴热情,又有完备的场馆硬件设施,遂决定将工作范围从单村扩展至全镇,牵头制定“梓墨华章”梓桐书画艺术推广计划,为乡村文化振兴按下“加速键”。
“我们不是简单‘送文化下乡’,而是要发掘乡土文化的根与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爰画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将工作重心聚焦于文化游学、艺术家驻地创作、文化展示交流、文创产品开发四大核心行动,层层推进乡土文化的活化与发展。
在文化游学领域,他频繁往返于杭州与梓桐,手把手为农民画家纠正笔法、讲解构图逻辑。同时,借力“杭宣青年”基层调研项目,组织杭州国画院青年画师深入田间地头,围绕“乡村研学赋能振兴”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的详实报告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
在艺术家驻地创作计划中,王爰画致力让梓桐的山水人文化作笔墨佳作。一年多来,他多次组织杭州国画院创作团队赴梓桐镇开展采风写生及少儿中国画指导。期间,画师们沿溪而行、入村写生,不仅创作中国画100余幅、近体诗60余首、散文20余篇,更走进梓桐镇中心学校,为学生开设中国画课堂。学生们以家乡的稻田、古桥、笑脸为素材,用稚嫩却真挚的笔触完成了60件作品,这些充满童真的画作随后在梓桐艺术馆展出,让“乡土艺术”成为乡村少年的骄傲。
为让文化活力持续涌动,王爰画进一步推动展示与交流平台建设。他邀请杭州国画院专家到梓桐镇开设公益讲座,从书画史论到创作技巧,为当地书画家、干部群众答疑解惑;向镇政府捐赠书画画册、艺术书籍百余册,充实基层文化资源库;策划“童心绘梓桐”少儿作品展,让乡村孩子的艺术才华被更多人看见;更将梓桐的风土人情带出乡村——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举办的“行深致远”采风作品展上,梓桐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打动了众多城市观众,成功打响“书画小镇”的知名度。
眼下,王爰画正聚焦文创开发这一“新赛道”,推动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他计划以梓桐镇非遗“福礼”产品为基础,将农民画的质朴、儿童画的纯真融入包装设计,升级现有产品并开发系列文创,让书画艺术从“纸上”走向“市场”,为村民开辟增收新路径。
“农民画家的作品里有乡土的温度,孩子们的画里有最本真的热爱,这些都是最珍贵的文化财富。”王爰画坦言,看到村民们的绘画水平稳步提升,孩子们的作品丝毫不逊色于城市同龄人,他更坚定了“以文化赋能振兴”的决心。
如今的梓桐镇,书画已成为一张亮眼的乡村名片:农闲时,书画院里满是创作的身影;校园里,中国画课堂成了最受欢迎的课程;艺术馆内,展览不断、交流频繁。在王爰画与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书画小镇”正以笔墨为媒,让沉寂的乡土文化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梁津玥
最新播报
更多>>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