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余青青 方汇泽
“山连山,水挽水,白云深处文屏湾;鸟语声,伴花香,一湖碧水人欢畅……”千岛湖畔的文昌镇文屏村,悠扬的村歌《文屏就是我家乡》在山水间回荡,村民们唱得格外动情,而一旁耐心指导的,正是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音乐学院专家冯宇光。
入驻文屏村一年多来,冯宇光立足该村“高铁窗口村”的独特区位优势,以“艺术乡建”为核心牵引,深度联动浙江音乐学院的优质资源,全力打造“乐动文屏”特色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以音乐艺术赋能乡村、以文化力量激活振兴动能的创新之路。
初到文屏村,这里的青山绿水便触动了冯宇光的创作灵感,他迅速行动,多次邀请盛秧、王滔、赵亮、叶炫清等知名音乐人进村帮扶,不仅编创出台词质朴、旋律优美的村歌《文屏就是我家乡》,更牵头建立“赵亮音乐名师工作室”,打造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七彩音乐课堂”,让音乐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
文化活动是激活乡村活力的钥匙。冯宇光精心策划了“草坪音乐节”“群众音乐会”“艺术夏令营”等20余场特色文艺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线上传播覆盖突破10万人次,让文屏村在音符跃动中焕发别样生机。他还立足村里丰富的民宿资源,打造“音乐主题民宿”“艺术研学工坊”,推动文创产品开发与文旅深度融合。项目实施以来,当地民宿入住率提升30%,直接带动经济增收9.1万元。同时,还积极争取22万元帮扶资金,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文化惠民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我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送戏下乡’,而是要实现‘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三步走。”冯宇光有着清晰的战略蓝图:“送文化”是引入浙音优质资源,让村民足不出户欣赏高雅艺术;“种文化”是挖掘本土资源创作村歌、村舞,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育文化”则是通过前两步,培育乡村文化造血功能,实现文化可持续繁荣。
文化的滋养,更要从孩子抓起。在文昌镇中心小学,冯宇光的音乐课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学生何欣然说:“冯老师的课很有趣,他多才多艺,教会我们很多乐器。”除了常规教学,他打造的“七彩音乐课堂”还为留守儿童提供常态化音乐舞蹈培训,捐赠价值5万元的乐器及书画用具,组建留守儿童合唱团、民乐团,用艺术温暖孩子们的心灵。
从送演出到种文化,再到培育本土文化生态,冯宇光以专业的视野、务实的态度和深厚的艺术情怀,探索出一条文艺赋能乡村旅游、助力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下一步,他将深耕新安文化,挖掘淳安本土人文历史资源,开展音乐、舞蹈、戏剧等创作,让文化之花在千岛湖畔持续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谢旻
最新播报
更多>>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