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周慧 方杰
清晨,螺旋桨的轰鸣打破了山间的宁静。安阳乡昌墅村的茶园上空,一架大疆FC100运载无人机轻盈悬停,精准钩起捆满化肥的绳索,沿着预设航线向山顶飞去。山脚下,茶农叶文斌仰头微笑,目送这“空中帮手”穿梭往返。
这是记者跟随无人机作业团队,亲眼见证低空经济赋能山区生产的鲜活一幕。当天,2吨化肥的运输任务,在无人机半小时的往返穿梭中轻松完成。“既安全又实惠。”叶文斌的喜悦溢于言表,“以往这些化肥上山要雇15到16个人工,开支两千多元,现在只要七百元。省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飞手翁宗洋轻推操纵杆,无人机应声而起。他的这架“铁牛”最大载重80公斤,“人去不了的地方它都能去,效率还比人工快很多”。随着无人机转运的口碑持续发酵,订单接踵而至,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完成安阳乡的化肥转运后,他又匆匆赶赴大墅镇,那里还有一批建材正等待装吊。
在山区占比超过八成的淳安,陡坡地段的物资运输曾长期依赖人力与骡马。而今,无人机正在改写这片山区的生产图景。“从农资配送至建材运输,无人机几乎无所不能。”浙农现代农业(淳安)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泽威介绍,以往搬运陡坡物资既费时费力又暗藏风险,如今无人机可直抵目的地,不仅缩短了工程周期,更降低了野外作业风险。
事实上,低空经济的翅膀早已超越单一物资转运,延伸至百姓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今年8月,鸠坑乡近万亩茶园里,12名本土飞手操控植保无人机穿梭于起伏坡地,仅用10分钟就完成15亩茶园的单次生物防治,效率是传统人工的20倍。“6台无人机5天就能全覆盖,单台日均作业200多亩。”千岛湖常锦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真信表示,无人机不仅精准适配山地作业、减少药肥浪费,更有效缓解了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当无人机的身影越过山林田野,其赋能领域更拓展到文旅消费场景。近日,千岛湖镇江滨公园的夜空被近千架无人机点亮,它们以天为幕,次第变幻出“淳安竹马”“巨网捕鱼”等特色造型。25分钟的光影盛宴,引来无数游客驻足惊叹,无人机灯光秀与千岛湖夜游的结合,将充分激发千岛湖夜间文旅经济新动能。据悉,全县目前已拥有2处直升机观光项目、3处滑翔伞与热气球项目,这些低空业态不仅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更给当地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低空经济的价值,在紧急时刻更彰显出独特担当。今年8月,淳安县人民政府联合杭州市卫健委举行水、陆、空一体化急救演练,无人机凭借精准定位、实时传信功能,让山区急救响应效率大幅提升。同月试运行的淳安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集指挥调度、AI算法、政务治理于一体,实现半小时巡查约50公里山林水体的高效监管,为生态保护与城市治理筑起一道“空中防线”。
无人机自由飞翔的背后,是政策的有力护航与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近年来,我县依托生态与区位优势,围绕产业、治理、民生三大领域,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多元应用场景。目前,县交通局正组织编制《淳安县低空经济应用发展规划》,推动建立“一主一核、六区聚联”的低空文体旅发展格局。
“低空经济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张泽威对低空经济发展满怀憧憬,“它像曾经的‘互联网+’一样,具备强大的产业融合能力,能与农业、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深度结合。这种‘低空经济+’模式,正在为淳安的社会效益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持续注入动能,创造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从山间茶园的“空中运肥”到夜空的“光影画卷”,从山地救援的“空中通道”到政务治理的“智能天眼”,低空经济在淳安早已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渗透进生产生活、惠及千家万户的发展动能。这片充满潜力的蓝天产业,正在淳安大地上蓄势高飞。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义永华 王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