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现实中,部分领导干部将“简单粗暴”当作“高效决策”,把“一刀切”视作“履职担当”——占道经营偶有反弹,便全面关停整条街巷商铺;市容整治需提质,便一律拆除沿街便民设施;流动摊贩影响通行,便不分时段全员驱逐。这种“一禁了之”“一拆了之”“一罚了之”的决策逻辑,不禁让我们发出文明之问:当治理沦为“懒政式一刀切”,文明的温度何以安放?
领导干部的决策权力,源于人民的托付,本应是精准破解难题的“钥匙”,而非规避责任的“挡箭牌”。无论是“僵尸车”盘踞车库,还是占道经营的乱象,亦或是便民设施与市容要求的矛盾。这类处理方式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是缺乏系统思维的“不善为”,是逃避复杂治理的“乱作为”,本质上是宗旨意识淡薄、责任担当缺失的懒政表现。
“一刀切”的决策,伤的是民心,损的是公信力。反观千岛湖镇的治理实践,面对小区周边流动摊贩难题,并未采取“一刀切”驱逐,而是通过“划设便民经营区+登记备案管理+定时定点规范”的组合方式,既保障了摊贩生计,又维护了市容秩序;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推行“业主议事会+错时共享车位+僵尸车专项清理”机制,仅用1个月便清理“僵尸车”23辆,新增共享车位87个,既解决了核心矛盾,又兼顾了居民需求。这些案例证明,精准治理远比“一刀切”更能赢得民心。
要破解“一刀切”困局,需建立三重决策保障:一是推行“民生诉求调研前置”,决策前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收集各方意见,避免“拍脑袋”决策;二是建立“差异化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群体制定分类措施,如对违规经营区分“恶意占道”与“便民服务”,采取“处罚整治”与“疏导规范”分类处置;三是完善“决策反馈调整机制”,设立意见箱、监督电话等渠道,及时收集决策实施后的问题,动态优化调整。
这场文明之问,既是对领导干部决策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治理初心的叩问。愿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能摒弃“懒政思维”,跳出“一刀切”的认知陷阱,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绣花功夫”破解治理难题,让文明治理的阳光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创建成果真正惠及全体市民。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章新建 梁津玥
最新播报
更多>>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