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坑乡素以生产茶叶而驰名,不过近几年该乡出了个来料加工经纪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她的名字叫高团花。
前几年,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高团花引进了毛球加工项目,通过几年的艰辛打拼和矢志努力,逐步把十几人参与的手工加工项目发展成拥有近千名从业人员的手工项目,为周边近千名农村闲散妇女、下山移民群众创造了一条致富捷径。
鸠坑乡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较差。本地有点门路的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村中只剩部分老人和妇女儿童在家务农劳作。2003年,当地政府号召发展来料加工,高团花尝试着做一些串珠、做花等加工项目。但由于加工旺季和农村生产季节相冲突及加工周期短等原因,多个项目都做不成功,不但赚不了钱还要赔钱。高团花心中很不是滋味,刚刚起步的致富之路,难道就这么夭折?高团花不甘心。她专门外出仔细考察了来料加工项目,并从多个项目中选择了上海的外贸毛球加工项目。在这期间,高团花的许多亲朋好友出于好心对她说:做好来料加工项目谈何容易,你一个农家女去做,能做好吗?当时,高团花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最终她下定决心,除了到上海拜师学艺,到义乌各地跑市场,同时还学习来料加工管理方面的知识。几年来,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的夜晚,不知遭受了多少人的白眼。但艰难困苦拦不住她,冷嘲热讽吓不倒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高团花矢志不移地从事来料加工业,小手工终于做出了大业绩。
反哺社会,回报桑梓,一直是高团花心中最大的梦想。她不仅年年专门举办残疾人和困难妇女毛球加工培训班,而且还主动走访一些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和困难妇女,先是说服她们参与来料加工,然后是手把手地教她们一些相关的加工技术,对这些人她专程上门送货、收货;不厌其烦地传授制作技术。她们中的每个人都由衷地感激高团花:团花真是我们残疾人和困难妇女的贴心人哪! (通讯员 叶扶芝)
责任编辑:王建才 叶青
三农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