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三十年痴心独钟食用菌———记汾口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大户余绵恒
发布时间:2008-05-21
三十年痴心独钟食用菌―――记汾口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大户余绵恒


  汾口镇宋祁村53岁的余绵恒,是一位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大户。因他种植的食用菌品质好、营养丰富,产品不但销往省内各地及周边省份,连北京的一些客户也慕名电话求购他种植的珍稀食用菌。


  余绵恒对种植食用菌可谓情有独钟,早在1978年就开始学习食用菌的培育技术,通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他过硬地掌握了食用菌栽培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因表现出色,1981年余绵恒被县开发公司菌种厂聘请为技术员,1984年他当上了县供销社菌种厂厂长。十多年过去,余绵恒一直没有放弃食用菌的培育研究。1995年老余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贷款创办了我县第一个珍稀食用菌示范基地,这时老余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于是在创办基地的同时,又自费去北京学习了两年珍稀食用菌的培育技术,并顺利地拿到了大专学历证书,成为我县第一个拥有大专学历的农民。学习回来后,老余专心于各种珍稀食用菌的栽培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食用菌基地迅速得到了壮大。


  因生产食用菌有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即原材料的使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少用木材、保护森林资源,老余把目光瞄向了我县桑农每年修剪下来的废弃桑枝条,能否用桑枝条代替杂木来生产食用菌呢?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于是老余摒弃了传统的栽培模式,在市、县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帮助下,从桑枝条的粉碎、配方等一系列的栽培技术难点展开了试验。经过不懈的努力,老余终于在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上获得了成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去年老余共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10万棒,产值达到了45万元左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不仅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保护了我县生态环境,也为我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如今我县把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作为一个重点产业来扶持,作为食用菌科技示范大户的老余也把自己多年来种植食用菌的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的村民,并且还到其他各乡镇进行授艺。如今的老余已成了一个大忙人,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出现在那些需要指导帮助的菌农面前,大家遇到的棘手问题全都迎刃而解。老余也因此受到菇农的普遍赞誉。


  受老余的影响,如今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儿子也跟着父亲学习起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并与人合资办起了一个食用菌栽培基地,去年已生产食用菌20万棒,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益。老余的儿子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要在学习父辈的创业精神的同时,运用现代的科技管理手段来管理食用菌生产,力争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壮大。老余望着雄心勃勃的儿子,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见习记者 义永华  通讯员  严华建)

 

责任编辑:王建才 叶青